趙順山讓張明提上那籃子雞蛋跟他一起去,張明的母親連聲說:“不知道現在就要去辦事,要不然我就多拿一籃子來了。”
事情辦的很順利。汪組長自從當上組長之後,格外的禮賢下士。見趙老師來,非常客氣,又是敬煙,又是倒茶。了解來意後,他很爽快的表了態:“本來按說師範生下來,隻能教小學,並且必須到偏遠村小去鍛煉,不過看您的麵子,我可以安排他到中學任教。三所中學任他選,怎麼樣?”
趙順山連聲道謝,感到很有麵子,便對張明說:“汪組長這麼關心你,你一定要好好幹哪!就到鎮中來吧!”
張明說:“汪組長,姑爺,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關心!不知道能不能允許我考察一下這三所學校後再做決定?”
汪組長很驚訝,因為一般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鎮中心初中,鎮中是重點,各方麵的條件都要比其它兩所學校好。趙順山也不明白這個小舅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張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汪組長,姑爺,我主要考慮的不是學校的條件,而是學校能不能給我一個能鍛煉自己的崗位。我想在剛開始工作的幾年裏,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吃點苦沒什麼的。將來能力提高了,不愁沒好學校要我!”
汪組長很欣賞他的觀點,便說:“好!年輕人很有思想的!我給你提供一個思路,鎮中人才濟濟,恐怕一時難以對你委以重任,你到其他兩所中學去看看吧!考慮好後再跟我彙報,我好作安排。”
張明也是這樣想的。第一步找路子算是成功了,看來人脈對一個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讓你少走一些冤枉路,少做一些無用功。這一次如果不找人,說不定就被安排到哪所小學了,對自己的前途是很不利的。隻因為找了人,自己就站在了一個高一點的平台上。
下一步就是瞄路子了!古人說的好,當今之世,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第一個工作崗位,必須要慎之又慎。要像女人找婆家那樣小心認真。
調查的結果是,到劉莊中學最好。劉莊中學很偏僻,學校規模不大,隻有二十多名教師,五百多名學生。學校正愁沒有一個能擔任初三語文教學的老師,現有的幾個老師都是民辦老師轉正,在知識水平上本身就難以勝任,已經連續兩年剃光頭了,校長曹富貴思賢若渴,但是想到鎮中調老師來,卻沒人願意來。
張明去時和曹校長談了半個多小時,並且把自己發表過的幾篇小文章拿出來請曹校長指正,校長對他很是欣賞,表示如果他願意來,就直接安排他帶畢業班語文。
對張明來說,這是一個機遇。畢業班不是隨便就能教上的,畢業班的老師被稱為“把關教師”,可見其重要。到鎮中不熬個上十年八年根本就不會輪到你。有的老師教了一輩子都沒有教過畢業班。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已經節省了五到十年的時間。
張明知道時間對自己的重要性。自己的太低了,別人一步到位的事自己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達到。對一個想辦企業的人來說,最害怕的是在撈取第一桶金時耗時太久;對一個想在仕途上發展的人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在基層花費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