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夢機”解讀夢境

許多人對於夢中的景象記憶不是很清晰,更無法知道別人夢境的內容。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期研製出一台“讀夢機”,該機器能從人類大腦中提取夢中的人物形象並將其還原在大屏幕上。

研究人員向六名誌願者展示了300幅不同的人臉圖像,並利用核磁共振掃描儀記錄誌願者們的大腦運動。人們看到不同麵部特征的神經反應有所不同,研究人員收集這些差異的神經反應信息組建數據庫。隨後研究人員再給誌願者觀看新的人臉圖像,通過將記錄下的大腦反應與數據庫進行比對,重構誌願者剛剛看到的人臉圖像,最終實現“讀夢”的功能。

其原理不難理解,因為人的大腦信號也是一種可識別的語言,並且不論是國別和語言有何差異,當腦子裏想到某物品時,人類大腦的信號都是一樣的。這些信號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技術找出來,最後再運用科學的算法將人類的所思所想還原。這項技術已被用來檢測、重構人們腦海中浮現的人臉。而在未來,類似的技術還可幫助研究人員重構人類記憶、想象或者夢境中出現的圖像,甚至能協助警方采集記錄在目擊者大腦中的罪犯麵部信息。

日本政府準備培養喬布斯式人才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為培育敢於創新並對世界信息通信領域具有一定影響的人才,日本政府將對提出相關課題的人予以資金等方麵的扶持。

日本財務省在本年度信息通信領域的投入中新設了“麵向具有獨創性人才”的專項政策,隻要滿足“具有想象力和野心”等條件,每個課題可獲得每年最高300萬日元(約合18萬人民幣)的經費扶持。此外,日本政府還將為挑戰者創造一係列有利的研究環境,讓知名的研究者、風投企業家為挑戰者獻言獻策。同時,項目允許失敗,這樣的政策在日本中央政府機構尚屬首次。

日本政府出台這一政策的目的在於促進電腦、移動電話等信息通信業的革新,並培養與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一樣有個性的人才。

中國肥胖人口排世界第二

英國《柳葉刀》雜誌網站日前刊登一篇有關肥胖的研究報告,名為《疾病的全球負擔研究》。報告說,如今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這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

美國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分析了1980年至2013年間涵蓋188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份調查報告,結果發現,當前全球約70億人中有21億是胖子。

人們通常用身高體重指數來衡量是否屬於肥胖。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指數在18.5至25之間為正常,25至30之間為超重,達到或超過30則為肥胖。

肥胖人口最多的是美國。全美共有7800萬名肥胖人士,占全球肥胖者總數的13%。中國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肥胖人數為4600萬。印度、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埃及、德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緊隨其後。

研究顯示,肥胖率與國民收入程度呈正比。人們生活越富裕,越容易肥胖。不過,這並不代表低收入國家就不受肥胖問題影響。實際上,全球肥胖人口中有三分之二居住在發展中國家。肥胖問題在中東和北非尤其突出。在這兩個地區,超過58%的成年男性和65%的成年女性超重或肥胖。統計數據還顯示,過去33年裏,成年人的肥胖率增長了28%,而兒童肥胖率增長了47%。如今,發達國家中四分之一的孩子超重或肥胖,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率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