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壇動態
世界文壇動態
1月15日,第152屆芥川獎、直木獎在東京揭曉,兩位70後作家分獲這兩項大獎。小野正嗣憑《九年前的祈禱》(刊登於《群像》雜誌2014年9月號)奪得芥川獎,西加奈子則借《再見!》(小學館出版)捧走直木獎,兩人各獲獎金100萬日元。
小野正嗣1970年出生於日本大分縣,曾就讀於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後留學巴黎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在為日本立教大學副教授。2001年以《水掩埋的墳墓》獲得第12屆朝日新人文學獎,次年又以《背負熱鬧海灣的船》榮獲三島獎。這是他第四次入圍芥川獎,並最終獲獎。《九年前的祈禱》以大分縣偏遠的海灣小鎮為舞台,描寫一位35歲的女性與加拿大籍丈夫分手後,帶著3歲的殘疾兒子回到家鄉生活的故事,他們最終看到了希望。
西加奈子1977年出生於伊朗德黑蘭,在埃及開羅和日本大阪長大,畢業於日本關西大學法學部。2004年以小說《葵》出道,2006年以《通天閣》榮獲織田作之助獎。這是她第二次獲得直木獎提名,並最終如願。長篇小說《再見!》講述的是出生於德黑蘭的男子“步”命運多舛的一生。
兩位70後作家分獲芥川獎、直木獎
1月12日,2014年度艾略特詩歌獎(T.S. Eliot Prize)在倫敦華萊士收藏館揭曉,英國詩人戴維.哈森特(David Harsent)因其第11本詩集《火之歌》(Fire Songs)摘得桂冠。“《火之歌》用技藝的光輝和預言的力量來探索語言和情感。”作為詩人和小說家的評委會主席海倫.鄧莫爾如此評價這部獲獎詩集,並讚譽哈森特為“直麵黑暗和危險的詩人”。
戴維.哈森特1942年12月9日出生,英國詩人和劇作家,羅漢普頓大學創意寫作教授,曾分別以筆名傑克.柯蒂斯和戴維.勞倫斯出版了多部犯罪小說。當然其主要成就還是在詩歌上,已出版了21部詩集,詩歌主題關注暴力,常出現被綁上火刑柱、焚書、戰爭和衰敗等令人不安的破壞意象。這些詩歌為哈森特贏得了無數榮譽,《軍團》(Legion)獲2005年英國前進詩歌獎,《夜》(Night)獲2011年加拿大格裏芬詩歌獎。此次獲獎的《火之歌》在2014年年底還被英國《衛報》評選為年度最佳詩集之一。
艾略特詩歌獎創建於1993年,麵向最新出版的英語詩集。因為今年1月是艾略特逝世50周年,此次獎金從往年的1.5萬英鎊提高到2萬英鎊。
1月14日,美國猶太人圖書協會公布了2014年度全國猶太圖書獎(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s)16個類別的獲獎者名單,其中的年度圖書獎一改往年授予某位作家某部作品的慣例,而是頒給了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猶太人物叢書”(Jewish Lives Series)。該叢書由艾裏尼.史密斯(Ileene Smith)擔任主編,共有64種圖書,包含了曆史上重要的猶太人物,從所羅門王到薩拉.伯拉特,從倫納德.伯恩斯坦到列昂.托洛茨基等。小說獎則授予了加拿大作家戴維.貝茲莫茲基斯(David Bezmozgis,1973—),獲獎作品為《背叛者》(The Betrayers)。
2014年12月22日,2014年英國國家圖書獎(Specsavers National Book Awards)的12個獎項獲獎名單在倫敦公布,英國青年女演員傑西.伯頓(Jessie Burton)成為最大贏家,其處女作《細密畫畫家》(The Miniaturist)一舉奪得年度圖書獎,她個人也因此榮獲年度新人獎。傑西.伯頓畢業於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除演戲外,也在城市擔任行政助理工作。《細密畫畫家》讓初登文壇的伯頓一舉成名,此前已獲2014年水石連鎖書店年度圖書獎,並被英國《觀察家報》評選為2014年最佳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講述的是兩位女性在一個壓抑、審判的社會尋找自由的過程中迥然不同的經曆。小說在讀者和書商中都廣受好評,很快成為英國10年來最暢銷的處女作文學精裝本圖書。美食作家和電視主持人瑪麗.貝莉(Mary Berry,1935—)榮獲傑出成就獎。特裏.海茲(Terry Hayes,1951—)以《我是朝聖者》(I Am Pilgrim)獲年度犯罪/驚悚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