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者的話(1 / 1)

編者的話

譯林在線

加拿大女作家路易絲.彭妮迄今已經出版了十部長篇小說,都是以魁北克警察局刑事調查組加馬什探長為主角的係列推理小說,且每部都獲得了多個獎項,顯示了作者的寫作天賦。刊登於本刊去年第2期的《光的錯覺》和這期的《美麗之謎》原作分別出版於2011年和2012年,兩部小說雖然故事完全獨立,但加馬什探長及其副手波伏瓦的關係發展還是一脈相承的。前作講述的是世俗藝術世界裏的情仇,後作描繪的則是宗教聖歌領域中的愛恨,它更神秘,更扣人心弦。

羅恩.拉什是美國當代南方作家,其短篇小說集《熾焰燃燒》譯成中文後,受到不少國內作家的好評。《二十六天》講述了一位女兒在阿富汗戰場服役的父親的一天,他與妻子幹著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對於女兒為了能讀大學而去當兵心懷愧疚,擔心女兒在阿富汗遭遇不測,隨著女兒回國的日子越來越近,母親愈加害怕。讀完小說,我們會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綿綿牽掛和無盡的愛,這種愛不分國別,不分種族。

愛爾蘭作家安妮.恩萊特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其長篇小說《聚會》榮獲2007年布克獎和2008年愛爾蘭年度小說獎,此外她獲得了1991年魯尼愛爾蘭文學獎、2001年安可獎、2012年卡耐基卓越小說獎等。她的短篇小說《妻子》中出現了三個“妻子”的意象。第一個是故事開頭的女店員,作為“妻子”,她讓主人公聯想到了家庭矛盾與暴力。第二個是主人公的妻子,主人公感覺與妻子婚姻生活日趨平淡,缺乏溝通。第三個是主人公的母親,一個寡婦,對丈夫有著這樣那樣的不滿。故事讀起來有些讓人壓抑甚至恐怖,但也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家庭生活。

《超越“孤絕”,走向理想主義》是日本《每日新聞》對村上春樹的專訪,話題涉及村上1979年步入文壇之後35年間的創作活動、其作品在海外的閱讀方式和文學在現代的作用等諸多內容,是我們了解村上春樹文學思想的很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