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酒店的黑色星期五
經濟
作者:熊帥
7天酒店上市失敗,折射出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出現隱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過去擴張——上市——圈錢——再擴張的發家軌跡,還能否延續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創富神話。
從公司注冊成立到紐交所上市,7天酒店隻花了4年時間。
在中國經濟型酒店業內,“7天”一直被稱為“亂世梟雄”。許多人一方麵不屑於它“還沒學會走就開始跑”的擴張模式,腹誹“7天”將來會栽一個大跟頭;另一方麵又暗自羨慕它備受資本的親睞,即使“錦江之星”、“如家”等經濟型酒店早已成為一方霸主,“7天”也能迅速在中國酒店行業占據一席之地。
於是,當“7天”由於股價表現不佳退出紐交所後,不乏有投資者爆出“7天”已經陷入擴張的死胡同……
“趁這個機會,大家都在重新思考酒店發展的生命力問題。”身兼中國經濟型酒店網和上海盈蝶酒店谘詢公司CEO的胡升陽認為,7天酒店上市失敗,折射出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出現隱憂。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過去擴張——上市——圈錢——再擴張的發家軌跡,還能否延續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創富神話。
“7天”神話
作為廣州市城市建設的發源地,北京路一直是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多年來一直吸引著世界頂級酒店、百貨公司、跨國集團的進駐。
2005年3月,在北京路上一個隱蔽的小巷裏,一家打著“天天睡個好覺”的新型酒店悄無聲息地開張了。黃色牆麵,鑲嵌著大大的“7”字,從此奠定了7天酒店的整體風格,成為這個集團為人熟知的標識。
至今,有關這個不起眼的小酒店如何走出小巷、後來在美國上市的傳奇故事,仍被當地人津津樂道。許多前往廣州出差或者觀光的客人,在夜遊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之餘,也願意在這家7天酒店住上一晚。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7天酒店似乎成為了北京路這條老商業街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這樣的結果,即使是作為7天酒店創始人的鄭南雁,或許也不曾想到。
“我們這種風險投資模式,當時世界上可能都沒有幾例。”2008年,“7天”CEO鄭南雁接受媒體采訪時,對“7天”的成功仍大為感概。
他回憶,在與著名投資人何伯權簽署合作協議之前,他們隻談了5個小時,何伯權就答應投資800萬美元。“當時,雙方不僅沒有成行的企業,也沒有完整的商業計劃書。”
然而,之後的兩年期間,“7天”的門店增幅率卻高達400%,大大高於經濟型連鎖酒店60%-70%的平均擴張速度。截至2010年,7天擁有的門店達到1000家,擁有會員數突破1300萬,完成了如家酒店辛苦了8年才取得的優異成績。7天酒店作為中國發展最快的經濟型酒店,一路創造著驚人的財富神話。
在胡升陽看來,“7天”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因為以鄭南雁為首的管理團隊重新定義了經濟型酒店“低成本,高品質”的發展理念,盡量以最優惠的價格吸引客人。據胡升陽介紹,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7天”一個房間的投入成本大概能夠節約2-5萬元。入住“7天”的客人會發現,酒店非常節儉:狹窄的大堂除了前台外,還承擔了簡易餐廳的功能;走進客房,桌板代替了抽屜,壁架取代了衣櫃,狹窄的窗戶幾乎很難看到外麵的景色……
此外,“7天”不遺餘力地為客戶提供“天天睡好覺”的服務。“7天”商務大床房的枕頭達到了五星級的標準,全部由蕎麥製成,而非其他經濟型酒店的棉花枕頭;所有房間的床墊與五星級酒店是同一提供商,不僅床鋪尺寸大於其他競爭對手,還提供營養早餐和防滑拖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