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實踐研究(1 / 2)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實踐研究

教改研究

作者:左達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推進素質教育全麵發展刻不容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職業教育領域的課程改革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改革。中等職業學校將培養實踐性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專業性人才的培養,但是,語文課作為各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礎課,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中等職業學校 語文教學 新課程改革

在中等職業學校中,語文是各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礎課,實際上,它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是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被廣泛運用於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等各個方麵。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對語文教學的課程改革緩慢,語文課程設置依然沿用傳統的學科型課程體係,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缺乏熱情,使語文課程陷入非常“尷尬”的境況。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語文課教學課程進行全麵改革勢在必行。

一、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主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麵分析,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學校和學生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都比較低。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技術型應用人才為目標的,注重專業課的學習,對語文教育並不重視,學校對語文課的課時安排較少,有的學校甚至將語文課當成選修課,學生對語文課缺乏學習熱情和興趣,把專業課作為心中的主打課。

2.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這主要是因為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基本都是初中畢業生,甚至有些學生都沒有讀完初中,這些學生的基礎比較差,文化課底子薄,因此,入校時的成績也比較低,而且,大多數學生都存在厭學現象,學習態度不認真。

3.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缺乏相關培訓,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思想和觀念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缺乏執教特色,與新課程改革目標存在一定差距,新的課程和教學框架對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改革的必然性及注意事項

職業教育辦學的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為就業服務”,能夠為生產一線培養實用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服務於社會。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語文課是文化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漢語水平和實踐運用能力及個人文化修養非常有利,為社會培養具有全麵素質的高質量人才打下堅實基礎。鑒於上述語文教學存在的狀況,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語文課程要在滿足學生熟練掌握未來就業崗位技能需要的基礎上,更要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的需要,在語文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開發及教學形式等方麵構建合理的語文教學課程體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理論和語文教學實踐模式,語文課程改革是實現這些的重要環節,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