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高職中文專業教育的現狀問題(1 / 2)

淺析高職中文專業教育的現狀問題

文化藝術研究

作者:曹陽

摘 要: 中文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專業,古老是說中文曆史比較悠久,年輕是講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為中文專業賦予新內容和使命。隨著近年來社會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各專業都麵臨嚴重的就業危機。近年來,由於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轉向大眾化,中文專業的就業麵臨挑戰。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陣地,不斷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勢在必行。作者結合現階段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從重視教學隊伍和學科建設、采用合適教材、采用互動式教學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等方麵探究高職中文專業教學。

關鍵詞: 高職 中文 教學

中文專業即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高職院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是漢語言文學類。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帶來嚴重壓力。高職院校現階段的中文專業教學處於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不平衡的尷尬境地,導致畢業生實踐能力普遍較差,不符合社會需求。麵對這一處境,高職院校應當嚐試從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培養目標等方麵進行創新和改進,優化高職院校中文專業實踐教學方法和途徑,進而適應社會快速發展。

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麵談一下高職中文專業教學。

一、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與缺點

現階段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學有以下幾點不足:其一,忽略實踐教學。就漢語言文學類來講,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占據大比重,實踐教育課程非常少。導致高職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後沒有實際工作能力,麵對用人單位時顯得沒底氣,有的學生於是被淘汰。高職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做一體化,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現階段的教學方式很明顯不符合高職院校培養目標。其二,缺乏可用的教材。現階段,中文教學使用的教材除了極少一部分外,大部分都是針對本科院校學生而設立的,教材內容設置十分不合理,很多高校古代漢語課程選用文選、常用詞、通論結合的教學體係。但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往往偏重一些簡單的文選和理論常識,這些內容與中學文言學習有很大重複,學生往往對其缺乏興趣,給中文教學帶來不利影響。其三,教學方法單一。現階段,高職中文教學往往采用傳統填鴨式教育,教師整節課都在長篇大論,根本不顧學生感受,導致教師在講台上講,學生在下邊睡覺的睡覺,玩手機的玩手機,課堂氣氛十分沉悶。再者中文專業教學內容與中華民族的漢語是相互聯係的,古漢語作為一種曆史文化,與學生之間的“代溝”非常明顯,學生本能地會對其產生畏懼心理,教師如果不顧這種情況,在課堂上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學習興趣可想而知。

二、對高職中文專業教學的幾點建議

1.明確高職院校進行中文教育的意義,提高教育實踐教學技能。

首先,高職院校進行中文教育時應摒棄傳統教育觀念。在教育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處於主導地位,把學生作為實踐教學中心,教師圍繞學生做好指導工作。教師要做好實踐教學工作,淘汰自身落後教育觀念,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和教育技能更新,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積極向先進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看齊,創建出適應時代需求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育體係。筆者認為,高職中文教育中的實踐教育環節必須包括教育實習、試講等,在課程安排上,使理論與實踐課程相當,為學生提供足夠實際應用的時間。另外,中文學習無外乎聽說讀寫四大塊,教師要加強實踐教學管理,讓實踐課程規範化和科學化,讓學生有機會加強這四大模塊的實踐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