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英語教學中口語學習的培養方式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陳峰
摘 要: 語言學習的基本目的是形成交流的能力,高中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具備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口語交流能力。傳統英語教學忽視口語學習的培養,在新課改下英語口語得到重視,對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培養成為重點。本文從英語教學出發,對新課改教學中英語口語學習的培養方式進行論述,解決英語口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英語口語學習落後的問題。
關鍵詞: 高中英語 口語學習 培養方式
一、引言
英語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的體製下,往往以分數為側重點,為了考取高分,高中英語教師常常側重單詞、語法、題型等知識性內容的學習,忽視英語是一門語言的功能。在此狀況下,英語教學是一門考試課程,學生隻能做好英語試題,而不能流利地發揮英語作為語言的交流作用。
經濟發展促進國家之間的合作交流強化,英語作為國際化的語言成為一門交流工具。學生學習了多年英語,但是常常出現不能對話交流的問題,稱為“啞巴英語”學習。英語口語學習上出現嚴重的欠缺,不能發揮語言功能,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滿足英語交流的需求,英語口語學習要求越來越迫切。
二、高中英語口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實施之前,英語教學以應試教育為主,口語學習不能順利進行,不能發揮基本的交流功能。出現此種局麵具有多種原因,主要問題有:
(一)教學課程目標的問題
新課程實施之前以應試教育為主,高中英語作為一門選拔人才的科目,其知識性受到重視,而語言交流功能性受到忽視。教師在教學中多以單詞和語法教學為重點,以中文教學,既沒有學習的氛圍,又沒有交流的環境。這種教學方式導致英語是一門學習科目,而不是一門語言的學習。
(二)傳統教材的製約問題
新課程之前的教材編寫側重對單詞和語法知識點的講解和幾率,沒有出現合理口語場景的設置。課文學習中僅僅對閱讀朗誦提出要求,對口語運用基本沒有提及,結果導致口語學習內容單一,口語學習比較枯燥,不能對學生分數起促進作用,更不能引起教師和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英語口語學習的缺少或者不重視。
(三)學習目標需求的問題
學生是高中學習的主體,其學習方式、興趣、動力和需求等決定學習的最終效果。在高考應試壓力下,學生要獲得更高的分數,因此對於考試出現的各種題型進行深入學習,對於考試需求最小的口語學習一般不重視或漠視。高中老師教學采取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出現為了高分數而被動接受的情況,結果是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性消失,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提升高中英語教學中口語學習的培養方式
在新課改和英語需求雙重的要求下,為加強高中英語口語的交流,結合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對於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采取下列培養方式。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理念的轉變
為了改變傳統英語教學目標,新課程對英語學習提出了“最終目的是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倡導課程符合學生生活和學習需要,提升綜合發展能力,重視英語口語學習”。傳統應試教育在新課程的改革下,從知識運輸式傳授轉變為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口語使用能力的培養,從教師英語教學為中心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轉換為以交流為主,師生共同互動的教學方式。為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效率,教師要加強口語學習,為能流暢地進行英語教授,與學生做好英語口語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