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鐵餅技術訓練的分析與研究
體育教學與研究
作者:馬升雲 吳海坤 王卓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從事田徑教學的各個教師進行訪問交談,詳細了解鐵餅訓練的各個關鍵技術要領及不同教師對學生的訓練方法做出分析和總結,提出對鐵餅技術訓練方法的看法和觀點。
關鍵詞: 鐵餅技術 基本訓練 分析與研究
一
1.鐵餅運動的基本概述
鐵餅是人體通過一係列的技術動作,使鐵餅獲得盡可能大的出手速度和適宜的出手角度,以保證鐵餅飛行盡可能遠的距離。不僅要具備強大的力量,而且要在快速的旋轉中完成爆發性的最後用力技術,使鐵餅在離手時能獲得最大出手速度,同時應掌握正確的旋轉技術與最後用力技術的銜接技術,以便獲得盡可能長的最後用力的距離,強化最後用力效果,並使旋轉中獲得鐵餅運行初速度能順利轉化成鐵餅的出手速度。此外,良好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也是掌握鐵餅技術的基礎條件之一。
2.投擲臂動作對最後用力的影響
投擲臂動作會直接影響鐵餅的運動軌跡,良好的投擲臂動作應該是在獲得盡可能的旋轉速度上,保持鐵餅與投擲臂的自然離心狀態,並且與身體形成一個適宜的水平拉力角,為發揮出最大手臂力量創造條件。為了解鐵餅的運行情況,必須先弄清楚鐵餅的受力。主動用力即肌肉收縮之力;被動用力是在外力作用下,肌肉被動拉長而產生的張力,根據運動解剖學知識知道,肌肉在拉長時,會產生肌牽張反射,結果是加強了肌肉收縮力。比較兩種力的優劣,主動用力是在消耗肌肉能量,而被動用力是在積蓄肌肉能量。此外,被動用力還有兩個優點:一是用力經濟,節省體力;二是沒有主動肌的緊張,使動作比較放鬆,有利於正確地完成技術動作。在保證鐵餅正常運行軌跡的前提下,要盡量做到被動用力。隻要有良好的旋轉技術,才可能避免主動用力,發揮被動用力的優勢,為最後用力創造有利條件。
3.最後用力階段
在投擲項目中有一個重要的原理——超越器械原理,可以說超越器械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投擲成績的好壞,而超越器械的好壞與左肩技術高低密切相關。超越器械要求下肢運動的速度快於上體的運動速度,在投擲運動中許多運動員很難做到這一點或做得不夠充分,原因在於上體運動速度過快,如果在擲鐵餅最後用力時,有意識地將左肩向右收緊,使非投擲臂向右後方貼近身體,直至在最後出手瞬間將左肩突然製動,就會比較容易形成擲鐵餅所要求的不超越器械,這樣做可以更好地使身體與下肢形成扭緊狀態,從而有利於發揮人體旋轉的速度,提高鐵餅出手速度。
4.左腿受力大小與身體重心位置有關
運動員在完成第1圈旋轉右腳落地後,當左腳落地時要使身體重心落在兩腳支撐麵的範圍內,其身體重心位置應處在右腳跟的投影線上,以保持身體的穩定性。此時身體重心要下降到合適的高度,使人體各關節構成最佳拉力角,這樣在右腿轉蹬推動右髖關節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左腿用力支撐時才能發揮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