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及對策探討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李劍英 黃誌勇
摘 要: 當前技校普遍存在中職學生厭學現象,而造成中職生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學校教育因素,又有中職生生活環境的因素。本文闡述中職學生的厭學現狀,並結合其產生原因,探討解決對策。
關鍵詞: 中職生 厭學 成因 解決對策
1.中職校學生的厭學現狀
厭學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滋生的厭倦心理,並產生相應的厭學行為。學生的厭學心理通過其行為表現出來,如逃課、沉迷網絡、課堂睡覺、考試作弊等行為。目前許多中職院校內,大部分學生都有過上述行為,甚至有的學生因為厭學而中途退學。一些中職學生對教師的勸導存在較強烈的抵觸心理,甚至出現個別學生辱罵教師的現象,既阻礙學生整體素質提升,又影響中職學校發展。
2.中職學生厭學情緒形成原因
2.1社會環境的影響。
隨著社會變革,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隨之發生較大轉變,緊追新潮流,對傳統思想道德、價值取向、學習方式等方麵,由以往的盲目崇拜轉變為質疑,強調個性發展,教師的教育作用被削減。同時,社會中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價值觀蔓延,對中職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並且社會中存在的勞動力用人低標準及就業難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挫傷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文化程度方麵,中職學生相比大專或大學及以上學習的畢業生而言,缺乏競爭優勢,在同一專業領域較難找到滿意的工作。另外,在一些製造企業或工廠內,對職工的文化程度與技能並沒有提出較高的要求,從業門檻極低,致使中職生形成讀書沒有任何作用的消極思想。
2.2家庭教育的失衡。
目前,大部分中職生來自農村,在生活中缺乏父母長輩的關愛與教育引導,在心理、行為方麵出現的問題,並沒有長輩能及時正確地引導,致使其逐漸養成不良習慣,在思想觀念上較放任,極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誘導,在學習上缺乏堅定意誌。還有些中職生由於家庭不和睦,致使孩子在心靈上受到很大傷害,形成消極思想,進而失去學習動力,滋生厭學情緒。
2.3學校教育的滯後。
中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是造成中職生產生厭學情緒的直接原因,一方麵中職學校為了生存與發展,將精力集中於如何擴大招生規模,忽視教學改革,教學設備、方式、內容等都難以滿足中職生的學習需求。中職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單一的授課方式,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與耐心,致使學生最終形成厭學心理。
2.4不良媒體的誘導。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習慣通過網絡獲取各方麵信息。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學生通過網絡更好地學習,了解最新知識與技能,彌補課堂教學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麵網絡中存在大量暴力、色情內容與遊戲,為中職生帶來較大的心理衝擊,一些意誌較弱的學生極易被虛擬網絡世界誘導,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必然滋生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