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班新入園四個月“覓驚喜”(1 / 2)

小班新入園四個月“覓驚喜”

幼教天地

作者:楊揚

小班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麵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麵,由於身心發展迅速,他們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十分突出,處於神奇的年齡階段。正式進入幼教崗位的我成為了小四班班主任的一員。在小班生涯第四個月結束後,我對每個月都有不同感受與發現。

一、第一個月“熱鬧”

開學前就聽說小班孩子會哭、會鬧,尤其是沒有任何鋪墊的、沒上過托班的,情緒很難穩定,於是早早為這一天的來臨做好心理準備。真正開學第一天,才知道現實與想象的差距,你永遠無法想象孩子的“哭功”。一個孩子哭了,一群孩子都開始哭,於是和搭班、阿姨人手幾個孩子不停地安慰。總算動畫片“解救”了我們,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一段時間,到吃午飯時,又一陣哭潮來臨,午睡甚至有孩子哭鬧著不肯進午睡室,抱進去又不肯睡。這樣糟糕的情況維持了三天。第四天早上,頓時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哭鬧尤其嚴重的孩子,家長在送來園的時候都會留下來一會,孩子不肯放手索性一起進班坐一會,這些“放不開”的家長或許是孩子們不肯放手的原因之一,放手總不是一方的事情,要讓孩子們適應這個新環境,首先家長必須狠下心放手。於是我們和孩子家長進行交流,讓他們送幼兒來園後立馬離開,不要留戀,就這樣我們試了兩個星期,孩子們哭的還是哭,但是慢慢能發現他們在跟上幼兒園生活的節奏,老師阿姨安慰之後願意聽,聽到好聽的故事願意聽,看到好玩的玩具能暫時忘記了哭,慢慢地,“熱鬧”程度降低,突然間發覺第一個月已經過去了。

二、第二個月“呆萌”

環境適應性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領,孩子們在一天又一天幼兒園生活中漸漸穩定了情緒。看到現在基本穩定的孩子們,心裏莫名一陣喜悅。但教育步伐不會因為情緒的問題而停滯不前。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第一個月已經挪用了一部分教育時間,這個月著重開始對孩子的“本領”下工夫。製訂了這個偉大的計劃,實施時發現問題來了,要在這一個月讓孩子有“本領”這件事難度著實不小。聽故事、唱歌是孩子們除了玩具以外最喜歡的兩件事,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做到的是聽故事、哼歌,總是處於“呆萌”狀態。小班幼兒身心發展不完善,老師對他說一句話,他能做到的就是反映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也有可能因為害羞,這個環境還沒有讓他們那麼放鬆。在老師講故事的時候都能很認真很安靜地聽,但是要求孩子們表達自己想法和意見的時候,總是出現冷場情況,這對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得不解決的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嚐試做好玩的教具、講故事時用色彩鮮豔的圖片,表達誇張、充滿激情,但孩子們似乎隻是情緒被調動了,自己的表達仍然“少得可憐”。難道是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以這個月初為起點,我開始期待下個月孩子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