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背景下人民幣彙率影響因素的研究
民生金融
作者:時修鬆
【摘要】中國經濟在經曆了2012、2013兩年GDP增速低於8%之後,2014年的增速也隻有7.5%左右,連續三年低於8%的增速,在新中國曆史上以前隻有三次,但這次是在沒有重大外部衝擊的前提下的自主降速。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要適應新常態,保持平常心態”。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影響人民幣彙率的因素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研究把握這些變化並提供政策建議是本文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新常態 彙率決定 人民幣彙率
一、新常態的概念及內涵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要適應新常態,保持平常心態”。11月9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上,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對中國經濟新常態進行了全麵的闡述和解讀,指出經濟新常態的三個主要特征: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不僅僅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到中高速的轉變,背後還隱含著更多的轉變:一是經濟結構的轉變,由高投入、高汙染、高耗能的產業轉變為高效率、高科技、高附加值、清潔環保的產業;二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由要素投入驅動、投資驅動、出口驅動轉變為消費驅動、創新驅動型的增長方式;三是政府經濟工作思路的轉變,以前工作的重點是確保較高的增長速度和較快的發展速度,以後工作重點將更多轉變到釋放市場活力、培育市場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自身增長動力上來。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要有新的發展戰略,那就是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從關注經濟發展的速度轉變為關注經濟發展的健康度和人民群眾的幸福度上來。
二、彙率決定理論簡述
(一)國際借貸論
該學說認為國際借貸關係是彙率變動的主要因素,但該學說是以金本位為前提,在紙幣本位後該學說表現出較大的局限性。在布雷頓森林體係實行期間,彙率決定理論主要是從國際收支均衡的角度來闡述彙率的調節,即確定適當的彙率水平。這些理論統稱為國際收支學說,它的早期形式正是國際借貸論。
(二)購買力平價理論
該理論認為彙率變動的原因在於購買力的變動,而購買力變動的原因又在於物價的變動。該理論在計算購買力平價時分為兩種形式: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三)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假說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假說認為,一國在長期經濟追趕過程中實際彙率會出現升值,在經濟增長率越高的國家,工資實際增長率也越高,實際彙率的上升也越快。
(四)貨幣主義的彙率理論
該理論認為彙率是兩國貨幣的相對價格而不是兩國產品的相對價格,彙率變動取決於三個方麵的因素:一是兩國名義貨幣供給存量的變化;二是兩國實際收入的變化;三是兩國預期通貨膨脹率的變化。
(五)資產組合平衡論
該理論把彙率水平看成是由貨幣供求和經濟實體等因素誘發的資產調節與資產評價過程所共同決定的,人們願意以本幣形式持有的財富比率會隨本國利率的提高而上升,隨外國利率的提高而下降。
三、新常態背景下人民幣彙率決定因素的理論分析
(一)從國際收支的角度考察人民幣彙率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