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常態背景下人民幣彙率影響因素的研究(3 / 3)

四、新常態背景下人民幣彙率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

(一)變量選擇

經過以上的理論分析,基本擬定了新常態下決定人民幣彙率的七個因素,它們分別是:外彙儲備、CPI、消費、投資、淨出口、貨幣存量、股票市場,其中前六個因素分別用外彙儲備額、CPI、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進出口差額、貨幣和準貨幣(M2)供應量這六個指標作為自變量,股票市場用中證全指指數(CSI All Share Index)作為自變量。因變量為間接標價法下1元人民幣的美元價格。

(二)計量模型設定

計量模型采用對數模型,公式如下:

ln(ERt)=a0+a1ln(FERt)+a2CPIt+a3ln(SCGt)+a4ln(IFAt)+a5ln(NEt)+a6ln(M2t)+a7ln(ASIt)+ut (1)

其中:ER——人民幣間接彙率(Exchange Rate)

FER——外彙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月度累計值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月度同比值

SCG——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Sales of Consumer Goods)月度當期值

IFA——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月度當期值

NE——進出口差額(Net Export)月度當期值

M2——貨幣和準貨幣(M2)供應量月度累計值

ASI——中證全指指數(CSI All Share Index)月度當期值

U——誤差項

(三)數據采集和處理

人民幣彙率和外彙儲備額數據來源於國家外彙管理局官方網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進出口差額、貨幣和準貨幣(M2)供應量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中證全指指數數據來源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方網站,共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共35個月的月度數據作為樣本。

(四)回歸分析及模型的修正

從表一看,ASI、IFA顯著和被解釋變量不相關,再通過解釋變量間的相關係數分析發現M2和FER存在共線性,因此剔除ASI、IFA、FER三個變量重設模型(2):

ln(ERt)=a0+a1CPIt+a2ln(SCGt)+a3ln(NEt)+a4ln(M2t)+ut(2)

由表二可知,模型(2)的回歸方程顯著成立,四個自變量對應變量的聯合解釋度達到了84%。

五、結論

新常態下人民幣彙率的主要影響因素是CPI、M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淨出口,中國資本市場對人民幣彙率的影響力還未顯現,投資對人民幣彙率的影響已減弱,隨著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由出口和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社會消費水平對人民幣彙率的影響力將增強。

作者簡介:時修鬆(1977-),男,漢族,江蘇儀征人,現在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進修,研究方向:金融投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