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2 / 3)

“王統治國家,不一定要知道怎樣耕作,怎樣建屋,怎樣治水,但是他必須知道怎麼樣讓所有人各司其職來構建一個國家。”呂不韋說。

“這樣,天下人都想去學治國,那樣誰來耕田?誰來修渠?誰來建起我們居住的房屋?”我不忿地說。

我對統治者沒有好感,他們的成功建立在別人的辛勤勞動之上。但嬴政也將是一個統治者,難道我會因此對他心生不滿?

我不禁在心中問起自己:“假如嬴政還是嬴政,但是他不再是秦王,不再是曆史上那個成功者,我是不是還會如此喜歡他?”

“所以我覺得商鞅做得對,怎麼可以讓人隨意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定要是在哪一行就要幹哪一行!”呂坤完全沒有窺探到我的思緒漂移。

“呂相國原來是一個商人啊,現在不也是文信侯了?”我立即反駁。

“各人有各人的際遇。”呂不韋說,“就像鄭國他真的能修渠,我就讓他修。”

“父親,他到底要修什麼啊?”呂坤好奇地問。

“他可以幫秦國挖一條渠把涇水和渭水連接起來,那麼關中一帶就可以更加適合農耕,我封地的百姓就不用愁澇旱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呂坤認真的說,“這個鄭國來路不明,要是他包藏禍心,怎麼辦?”

“天下本來就是一家,他隻是憑著一技之長受重用而已,他能怎麼樣?”呂不韋笑。

呂坤說:“挖掘運河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要是他一輩子都修不好,那該怎麼辦?”

“逾期必斬。”呂不韋簡潔地。

我和呂坤都為“斬”字莫名恐懼。

“相國,那個鄭國是怎麼樣說服你的?”我好奇。

“他沒有說話,倒是韓家講了一大堆經濟軍事的,又分析得頭頭是道,把建渠的利弊都講得清清楚楚。”呂不韋頗有深意地說,“韓家才是真正的說客,那個那個鄭國某種意義上隻是他的工具而已。”

我為鄭國抱不平。為什麼會這樣?嘴上說的功夫還能貴過鄭國的真才實學?

“阿房,明天我進宮,要不要我把你帶進去?”呂不韋忽然說。

“去!”我馬上說,我自從上次跟嬴政分別後,我都沒有見到過他了。

旁邊呂坤來了興趣:“父親,把我也帶上吧!”

“帶上你幹什麼?王宮是什麼人都能進去的嗎?”呂不韋倒是沒有生氣,淡淡的說。

“那為什麼阿房可以?”呂坤是真的不明白。

“她是女子,你是男子。哪裏有一個男人隨便進去的?”呂不韋說。

呂坤便不說話了。

這天我跟著呂不韋一路進宮,發現他居然是去太後住的宮殿!

太後?現在嬴政是秦王吧!那麼太後豈不是——趙姬!

怪不得昨天呂不韋說“男子不可以進去”,原來他進的是後宮啊!他進宮不是應該去見秦王的嗎?

“相國。”我著急的喚了呂不韋一聲。

呂不韋知道我心中所想:“有我在,你不會有事的。何況大王這回應該在太後那裏。”

說曹操曹操到!

“阿房!”

嬴政!

“微臣參見大王!”呂不韋行禮。

“仲父。”嬴政叫得很順口,“你快去見母後吧,她在等著你呢!”

我怎麼聽這句話怎麼別扭。嬴政他不知道呂不韋跟他母後私通的醜事?他們倆個幹得好隱秘。

呂不韋看了我一眼,便向嬴政行禮告辭。

呂不韋一行幾人越來越遠,嬴政揮手叫開他身邊的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