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解救(1 / 2)

岩穴可供四到五人藏身,外頭的雜亂野草成了天然屏障。魯誌鬆壓低嗓音道:“你倆找死啊,外頭那麼多“守烏蒙”,竟然想要去救人。幸虧你倆運氣好,看吧,不止穀裏那幾頭,旁邊遊弋機動的正在找我們呢,現在出去隻能和他們一個下場。”話沒說完,隻覺得草堆上方風聲“呼喇喇……。”竄過不少身影,鴻哥、鳥山司頓時後怕起來,如果剛才貿然行動,恐怕會全軍覆沒的。

“你怎麼會在這裏,究竟是什麼一回事,接下來該如何解救他們?”鴻哥一口氣問了魯誌鬆三個問題。

魯誌鬆歎口氣道:“昨晚我本想去砍些柴火,發現有情況,所以就過去瞧瞧,沒想到是看到一大群“守烏蒙”。想要回去找你們,又怕驚動它們,錯失良機,便獨自跟過去看看,原想速去速回,卻欲罷不能。待石濤發現不對,也會喚醒你們,追上來。等我跟蹤到這兒想要折返時,卻發現石濤三人已被它們押進穀中,此時你倆也到達了。”

魯誌鬆接著道:“這時候不是救人最佳時刻,它們把石濤幾人當誘餌,隻能等其鬆懈後再想辦法。”

鴻哥道:“它們應該不會吃了石濤三人的,最少在我的書中,“守烏蒙”不是食人魔,所以我們還是有機會救出他們幾個。”

“刷”,聞言,魯誌鬆和鳥山司額頭沁出冷汗,“守烏蒙”難道吃素不吃葷,逼到絕境,餓瘋了,人吃人都有。

鴻哥自覺失言,趕緊解釋道:“當下我們是抱薪救火,於事無補,他們此刻還不會遭到危險,趕緊想想辦法救人。”

魯誌鬆掃了鴻哥一眼,從懷中掏出一路編製的地圖道:“看,我們現在在這裏,而不遠的東南500米處有個峽穀密林,地勢偏低,利於我們逃跑,隻需要帶著他們往那裏一藏,便可脫身。現在隻能等待,此時的外邊“守烏蒙”們情緒高昂,精力充沛,我們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說完計劃,魯誌鬆抱住雙手,依靠在岩壁,閉目養神起來。的確,走了整個通宵,全覺得有些累得慌,鴻哥、鳥山司也學著魯誌鬆打起盹來。用不著站崗放哨,反正這裏很隱秘,而且又有“守烏蒙”大軍在側保衛巡邏,沒有任何野獸敢接近。

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中天,這裏大氣薄弱,水汽塵埃含量少,透明度好,但紫外線是很強係數。魯誌鬆、鴻哥、鳥山司是在山陰地帶,沒那麼強烈感覺,可“日曬胸前暖,風吹背後寒”還是有的。看著先前幹勁十足的“守烏蒙”們幾乎都散去,不知躲在哪裏避暑,隻有少數一兩頭把守著穀口,也是偶爾探出腦袋,眺望一下被俘人員而已。

“機會來了,看到沒有,把守穀口的那兩三頭對麵有處林子,茂密綿延,四下皆是險道。你倆從這潛到那裏,做疑兵之計,吸引其注意力,而我從此處趁機下去解救他們。”魯誌鬆道,果然穀口正對著一片森林,坡陡路窄,人隻需要藏身裏間,搖曳枝葉發聲呐喊,“守烏蒙”也很難察覺狀況。

鴻哥、鳥山司得計鑽進林中,不一會,隻見林中枝葉搖晃,塵土飛揚,聲音高亮。三頭“守烏蒙”站到穀外,狐疑地觀視,一時拿不定主意。其中兩頭幹脆走出穀外,往距離穀口數百米的林子探去,最後一頭似乎還在糾結,看了一眼被曬得有氣無力的三人,心頭大定,也隨之前兩頭而去,但似乎職責感還很強,邊走邊回頭望。

魯誌鬆抓緊時機,滑坡下穀,輕喊三人。石濤看見魯誌鬆在穀內邊緣招呼,知道他們逃跑時機已到,振作精神,爬起身來,迅速向魯誌鬆聚攏過來。魯誌鬆滑下之時,已編好藤蔓索綁縛在岩石,他們就從此蹬踏而上。

直至殿後的那頭“守烏蒙”發現不對,朝還在林子口探頭探腦的另外兩頭呼叫,魯誌鬆他們已逃到穀頂,閃身躲在岩石後。等“守烏蒙”從森林那邊跑進穀內發現人已不見,魯誌鬆四人已借助滿地的岩石掩護,逃進東南方向峽穀密林之中。鴻哥倆人一見“守烏蒙”回撤,知道已經得手,立即偃旗息鼓,往約定的回合地點遁去。

再把目光轉回到留守神農架營地的佛光普照,他沿著石濤他們路線走了一遍,什麼都沒發現。心驚膽戰地回到營地,僥幸地期盼他們隻是走遠了些,很快就回來,可惜,事實並非如此,石濤他們已被困在雅魯藏布江大峽穀,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到了來此地第五天,佛光普照所有的希望全部破滅,他可以說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缺乏嚴格鍛煉,意誌力能夠獨自支撐到第五天已達到了極限。如果說要他滔滔不絕說道上幾天幾夜,誰也比不上他,可是要他獨自一人在荒郊野外生存,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要不是友情和希望迫使他堅持下去,他是一刻也不想在這停留。

周圍的一切聲響無時不刻在折磨著他,俗話講得好,“禿子怕說光,瘋子怕聽響”,佛光普照的神經變得敏感而脆弱,整個人都垮了一半。既盼著他們回來,又擔心遭到危險,一聽到外頭有什麼聲音接近,馬上躲到營房內先藏起來,然後才偷偷摸摸地查看是不是石濤幾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