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回不管怎麼說,對於讀者可真是本金利息都得還了。隻不過,如果一個一個來寫的話,真不知道要寫到何時方了,隻是趁這個機會,一定要把那些之前也許隻提到名字,其他完全隻字未提的人做個介紹才可以。
我想,就像司馬遷的《史記》所確立的、以傳記體的方式來書寫這本曆史書。簡單地來說,就是集結各人物的傳記,然後再從中敘述出那個時代的故事。以這個方法來集結可代表中國各時代的名將百人,然後再從中俯瞰中國全體的曆史。當然,這樣的工程很浩大,不禁讓我想到以我的知識及關心所及的範圖,是否真能負荷。但因與中央公論社等人之間的討論,最後還是寫出了這本書。
在長時間的前置作業之後,好不容易才將百人——九十九人依時代順序排列了出來。像是戰國時代、南北朝時代等,就以這樣的時代為區間,讓文章一一地依順序往前進。
從最後的列表看來,大致是自春秋時代開始,在此之前的時代均加以割愛。這乃是因為關於在此之前的作戰——與其說是作戰,根本連那些時代本身都有一半為神話傳說所支配,實在是難以用明確的史實加以判明。中國有一個黃帝紀元的方式,以西元二○○○年來說,那已經大約為黃帝紀元的四七○○年左右了!而在這即使多少有誤差,但也大致相去不遠的四千七百年曆史之中,其前麵的三分之一歸屬於神話傳說領域的要素實在太強,因此還是決定將之省去。
就這樣,決定了自春秋時代開始進行這個選取中國曆代名將百人之企劃,然而,說到中國曆中上最初的名將,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個名叫太公望的人應該不少吧!大公望呂尚,又號薑子牙。由於這次有人數上的限製,加上他在史實上無法判明的事情還不少,因此也隻好將其舍去了。
既然決定了要從春秋時代開始,並然在此之前的太公望就不應該算入,否則如果從太公望開始計算的話,那之前當然也有戰鬥,當然也有讓戰鬥轉為有利之人,那這些人又該怎麼辦?就算是已經是神話世界中人的黃帝,他也有像軍師一類的人才呀!關於這點,則幾乎連資料都找不到了,因此,我想由春秋時代開始還是有其必要的。
呂尚:生歿年不明,又號薑子牙。雖然在滅亡殷商、建立周朝之際為有名之謀臣,但除了兩、三項戰鬥的指揮與獻策外,具體的功績並沒有留傳下來。惟其為中國傳說中有名的軍師,在為關羽取代之前乃是中國之武神。從其“薑”這個姓,以及“周”這個文字本來為盾的意思看來,據推測,周可能為西藏係統的戰鬥民族。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