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雲服務立規矩
熱點觀察
作者:郭濤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雲服務蓬勃發展的今天,無論從規範行業發展,還是為用戶提供保障,推動政府雲服務采購的角度來說,雲服務市場都需要立規矩。
7月15日至16日,以“可信中國雲,未來新生態”為主題的2014可信雲服務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公布了首批通過可信雲服務認證的雲服務名單。此舉不僅為用戶未來選擇雲服務提供切實可信的依據,而且也為建立可信的雲計算生態係統打下了基礎。本次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數據中心聯盟和雲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承辦。
新的裏程碑
可信雲服務認證是由數據中心聯盟和雲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聯合發起和組織的,是目前國內唯一針對雲服務的權威認證體係。可信雲服務認證麵向的認證對象僅僅是雲服務本身,而不是雲服務產品和雲服務供應商。
可信雲服務認證目前主要針對五大類雲服務提供認證,包括雲主機服務、對象存儲服務、雲數據庫服務、雲引擎服務和塊存儲服務。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3家雲服務商的54個雲服務參與了可信雲服務認證,其中19家雲服務商的35項雲服務通過了首批可信雲服務認證,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阿裏巴巴、新浪、騰訊、世紀互聯、百度、UCloud、京東、藍汛、華為、網宿、上海有孚、奇虎360、金山、浪潮、萬國數據、蘇州國科、甘肅移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在會議上指出,我國雲計算產業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目前還處於發展的初期,營造環境、完善製度和培育市場仍然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工作。建立可信雲服務評估認證機製是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可信雲服務大會的召開是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又一裏程碑,標誌著我國雲計算產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此次可信雲服務認證是非常好的事。”騰訊雲計算公司副總裁陳曉建表示,“雲計算的技術性非常強,用戶在采購某項雲服務時,肯定會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舉例來說,用戶購買一項雲主機服務,考量的可能不僅僅是計算能力,還有存儲能力、虛擬化能力、安全性、數據分析等。可信雲服務認證對整個行業來說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應,為廠商今後提供什麼樣的雲服務提供了一個參考標準。”
可信認證要持續下去
據記者了解,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已經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雲服務認證。比如,日本雲服務信息披露認證主要針對ASP-SaaS、IaaS-PaaS和數據中心進行評估,目標是培育市場,幫助雲服務使用者選擇更好的雲服務提供商。截至2013年10月,日本已經有180家雲服務提供商參加了信息認證。在韓國,雲計算服務認證主要包括服務質量、設備性能和安全三個方麵。在德國,可信雲計算服務質量認證有十分嚴格的認證過程,申請人首先要回答220個問題,之後還要經過獨立審計員的審查等。
中國的雲計算市場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更需要建立標準或規章製度,規範行業發展,為實現良性競爭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於用戶來說,也可以將可信雲服務認證作為一項衡量的標準,對各類雲服務進行評估,從中選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雲服務。可信雲服務認證不僅可以使多方受益,而且能夠有效促進和規範我國雲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可信雲與雲安全不能劃等號,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陳曉建告訴記者:“可信雲指的是一個可以信賴的雲服務,它包含了一係列與雲服務有關的標準。在此次可信雲服務的認證過程中,相關部門提出了很多規範,比如雲主機、雲存儲等服務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基本能力,都有一些量化的指標可以衡量。可信雲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將個性化的雲服務標準化了。當然,雲安全是雲服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實現可信雲中‘可信’部分的重要內容,但可信與安全是兩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