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海之行(1)(2 / 2)

“我們至少要征集數十家企事業單位一起合作,才能實現這個願望。不過這個還不是最著急的事,楊姐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係好沒有?明天我和你過去一趟。”吳炎轉過頭看著楊姐問。

“嗯,已經聯係好了,金國乒廠長非常歡迎我們去,對方表示一定拿出最好的設備和技術跟我們合作。”楊姐點點頭,表示沒有問題,“可是,小弟,我們做動畫片行麼?另外,美影雖然是中國國內最大的一家動畫製作廠,但它的實力早就不如前幾年那麼強。我看還不如從日本引進一些技術呢?”

“唉,我也知道這些,可是中國動畫產業要發展就得依靠自己人才行。這次和上影合作我們鳳凰影視可以趁機培訓自己的動畫人才,將來就可以製作屬於鳳凰影視的動畫產品。再說,目前國內也就美影的實力符合要求。”

“這次把楊春帶過去,讓他在美影實習半年,好好跟著廠裏的老師傅們學習學習,將來好挑大梁。不培養出自己的動畫人才,隻能一直受製於人啊。”

第二天,吳炎三人做上前往上海的飛機,一下飛機三人先到達訂好的酒店休息一下,等到下午再去美影拜訪。

等到了酒店四樓,三個人出了電梯,按著房卡上的號碼進了房間。

“下午就要去美影了,大家都去休息一下。”說完,吳炎頭也不回的就進了自己的房間。

開了門進屋,吳炎把個人的行李放在屋子的角落裏,然後關了門到床上躺一下休息會兒,然後好好整理一下美影的信息。

9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年拍攝動畫片約500分鍾左右,數量上不能滿足播放的需要,而且這500分鍾的動畫片並非都是精品,大好的市場白白拱手讓了人。而近年,雖然美影動畫片生產數量直線上升,但是由於缺乏好的創意,並不能創造出讓人滿意的成績。

一個有著2000多人的大型動畫製作廠,每年僅僅隻有2000萬左右的收入,這和國外那些大型動畫製作公司相去甚遠。

在過去的50多年間,美影有48部美術片先後在國內69次獲獎;有45部美術片在國際上73次獲獎,獲得世界聲譽。

在開拓新美術片種類方麵,該廠1958年拍攝了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1960年攝製了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該片5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同年,又拍出了第一部折紙片《聰明的鴨子》。

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化年代以來,太多暴戶號稱是要收購上美影,振興國產動畫,結果呢,一看上美影的上億負債,一個個的就再也沒了人影。

吳炎自詡不是一個聖人,但他願意做一個好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願意伸手幫助一下美影。就當是拯救中國動畫產業了。不為別的,就為曾經的中國動畫大師們以及喜愛中國動畫的影迷們。

中國的動畫創始人萬氏兄弟一萬簌鳴、萬古蟾、萬塵,就是上美影的人,更別說中國那些蜚聲動畫影壇的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師、攝影師、作曲家和技術專家了。

可是現在居然混到了靠政府撥款才能勉強度日的地步,現在是可以勉強過日子,可以萬一以後政策繼續開放,取消了財政支援怎麼辦?難道就讓世界知名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麼窮的垮掉麼?

吳炎真怕美影就這麼完了,怕中國動畫完了!美影到現在為止,每年年度的全年動畫製作數量是不到500分鍾,而且還都是幾分鍾左右的小玩意。名聲赫赫的、集中了全中國動畫人才的動畫大廠難道一年就做這麼點東西?吳炎想到都覺得丟臉。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

www.zhulang.com

閱讀最新內容。 當前userId

: ,

當前userNa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