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聽罷探報,輕“噢”了一聲,方才還滿麵的笑容頓時消融開來。他將雙手背在身後,在房間踱了半晌方步,猛然衝門外高聲喊道:“傳我將令,所有軍士緊急待命,不得有誤!”
門外軍卒得令而去,李光弼轉頭回到屋內又是一陣長歎道:“哎,不想這賊軍行事也如此之快,短短半日,已經兵臨常山城下。”
他這話一半是故意說與史思義聽得,另一半卻是由心而發,慶幸自己幸虧快了一步,若是再有半日耽擱,後果便是不可設想了。
史思義聽罷李光弼所言,微微思忖道:“李大人待我不薄,再說現在領兵之人卻是與我有深仇之恨得史思明,於情於理我都得在此時表現一番。一則為日後鋪好路子,讓李大人對我另眼相看;二則還能借此好機會,一討多年來我這內心的積鬱。”
史思義想罷,起身到李光弼身邊,道:“大人何須被此事煩擾,下官倒是有些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噢!”李光弼假意一陣驚喜,說道:“哈哈,史將軍但有話語盡管講來,若能依將軍之計打退敵兵,自然是大功一件。”
史思義聽罷,心中一喜,緩緩說道:“既然大人如此說來,小人就鬥膽講了。若是有不周之處還望大人多多海涵。我自隨史思明來到常山,算來已經有五月有餘。常山城地形易守難攻。現下,普天之下,反擊賊軍火焰四起。安祿山雖然在洛陽稱帝,但現在他手下軍馬便是撲滅反他得勢力已是捉襟見肘,更無兵馬四處征調。故而常山雖是要衝,明日史思明能帶兩萬兵馬來奪常山已是極限。我軍隻要能待城固守,以長弓擊之,待敵攻之不下,疲憊之時,我軍再出其不意掩殺而出,定能奪得勝利!”
史思義話語落罷,李光弼早將眼睛眯在一處,滿臉都是笑容。史思義能想到得計策,李光弼焉能想不出來。他之所以在史思義話後笑有兩層意思,一是,從史思義這幾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是真心反了安祿山歸順了唐朝,若他不是真心不會拿出如此有見地得計策出來,須知領兵帶軍得乃是他得兄弟史思明;二則,從史思義這幾句話中,句句字字都與李光弼不謀而合。他也暗自稱讚史思義果然如同外人所說,乃是一員有謀得將帥之才,可為他李光弼日後大展鴻圖助得一臂之力。
李光弼又故意思忖片刻,道:“思義啊,老夫仔細斟酌過了,乃是覺得你這計策雖然看似古板,但實則為最有效擊敗敵軍之良策。老夫決定,明日將常山城所有兵馬交於你來調度,咱們兩人一起攜手擊退叛軍,你可有信心!”
史思義聽罷李光弼的話,又是一陣感激涕零。當即又起身,猛然間雙膝跪地,目中含淚道:“我史思義何德何能能得到將軍如此信任,明日若我史思義不盡全力破賊,當提頭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