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送給夢與未來的13個錦囊(1 / 3)

送給夢與未來的13個錦囊

FEATURE

錦囊一我不是不敗女神張曼玉: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我曾經演過20部電影都被人叫花瓶,所以(即使失敗)也希望大家能給我20次機會唱現場,我會努力的。

2013年底的一天,張曼玉問摩登天空老板沈黎暉:要不要聽聽我的歌?還奉上她錄好的十幾首demo。音樂出來,沈黎暉吃了一驚,“普通人可能會用沙啞低沉來形容,但我們會說這是一把珍貴的——非常有辨識度的嗓子。”

請再給我20次現場機會

2014年5月1日,張曼玉和她的樂隊在草莓音樂節上海主舞台率先登場,開場一首低沉沙啞的朋克版《甜蜜蜜》讓很多對女神的聲音抱著和其形象一樣期待的粉絲大跌眼鏡,網友喻之為“車禍現場”。摩登天空藝人總監烏莉記得,演出完她和張曼玉在一輛車上,她越刷微博心越沉,“網上的說法可以說十分難聽,而張曼玉還問我,‘有沒有人拍到我好看的照片?’我根本不敢把手機給她看。但顯然,她自己還是看到了。”

兩天後的北京,張曼玉和她的樂隊再次登場。沒人預料到那天刮起了九級大風,就像沒人預料到女神會在開嗓前說上這麼一段——張曼玉說,她去網上搜索在草莓音樂節上怎麼可以不走音,但沒有結果,所以今天恐怕還是會走音。她說她曾經演過20部電影被人叫花瓶,所以希望大家也能給她20次機會唱現場,她會努力。頂著漫天黃沙,朋克版《甜蜜蜜》再次響起,這一次,台下盡是沸騰和狂歡。唱到第三首歌《Stay》時,舞台已經由於大風而不停搖晃,張曼玉被現場導演一把抱走時,最後一句話是,“我不想停!”

無人看好也要為遺憾畫上句號

張曼玉曾跟沈黎暉說過,自己從小就喜歡唱歌,但由於音色“低到不主流”,朋友聽了都是一副“好冷啊”的表情,讓她深受打擊。她的家裏曾經到處都是錄音帶和紙筆,記錄下她隨時隨地哼唱的旋律和想法,但由於後來和前夫的戀情——從歐洲到北京,找房子,搬家,適應新生活而暫停了。她曾在接受一個采訪時表示,她感到很遺憾,曾經花費那麼多熱情去做的一件事,卻沒有堅持下去,她會再次開始。

她在2014年實現了這個夢想——站在舞台上,唱她真正喜歡的歌。在張曼玉看來,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錦囊二為了自己,再出發吧!王卯卯:擁抱變化,永遠不會後悔

實現夢想的道路很有趣,因為你會不斷遇到更好的甚至超出預期的自己。

王卯卯說,有三件做了永遠不會後悔的事:1.箍牙;2.與使自己痛苦的人分手;3.去新的環境磨煉。

有些事隻有一次機會

好幾年前,她創作的那隻兔子就家喻戶曉,而她在最紅的時候將兔子的版權賣給了華納,隨即創造了另一個全新動畫形象MOMO。畢業後,她去了位於香港的時代華納子公司Turner,但在卯卯的心裏,有一個剛上大學時就存在的夢想:去CalArts上學。那是她心目中這個星球最好的動畫學院,所有動畫人的dreamschool,而且還從來沒有中國內地的學生被CalArts動畫MFA錄取過。

在香港工作的兩年裏,她確定自己身處一間非常優越的大公司。公司環境非常好,不用打卡,隨時可以出門找靈感。周圍的同事都有趣善良,工作中也能感到所有人一起努力的快樂。一切如此完美,她有時會想,還要不要去上學?即使上了學,Turner也是畢業後工作的好選擇之一。不如就這樣下去,好像也不錯。

但是,夢想就站在不遠的地方,她意識到人生有些事情可能隻有一次機會。於是,她向公司提交了辭職信,開始準備申請自己夢想中的學校。

每個人都能去往更大的世界

雖然過程並不順利輕鬆,但她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進入CalArts,攻讀她明言“藝術性強、商業性弱,從金錢的角度上來說,投入和收獲不成正比”的實驗動畫專業,成為永遠最後一個離開畫室的學生。學習的各種辛苦,都化成她筆下有趣的留學日記。

喜歡做總結的王卯卯每年末都會概括下自己這一年做了什麼,也會寫下自己下一個夢想。王卯卯覺得:實現夢想的道路很有趣,因為你會不斷遇到更好的,甚至超出預期的自己。隻要堅持擁抱未來,每個人都是能去往更遠大世界的“卯個人”。

錦囊三和陌生人一起造夢薛曉嵐:幫“歪果仁”治療中文恐懼症

在國際化的網絡時代,她真正感受了一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美好現實。

學漢語對於“歪果仁”(“外國人”的諧音)來說,痛苦程度絕不亞於中國的辛苦學子們學外語。不管是稀奇古怪的發音,還是像達·芬奇密碼一樣的字形。紅遍全球的Chineasy項目的出現,將幫他們重燃降服漢語的希望。Chineasy是英籍華人薛曉嵐設立的中文項目,它立誌於把所有複雜中國字變成萌萌記憶插圖,連英國首相卡梅倫都是它的瘋狂粉絲。最初,該項目隻是薛曉嵐與以色列朋友玩票的半公益活動,後來升級為全球網友真金白銀資助的教育事業。在國際化的網絡時代,她真正感受了一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美好現實。

原來中文可以這麼萌

2011年,有感於自家混血寶寶學習中文的不易,薛曉嵐嚐試用繪圖的方式教他們。沒想到記憶效果非常好,這讓她萌生了將該學習法推廣給更多人的念頭。她找來好友兼世界知名的平麵設計師諾瑪·巴爾(《GQ》《經濟學人》雜誌的插畫師)為項目創作了一係列基本漢字+相關圖形的插畫,並把它們放在Facebook上供人們學習。這種將文字轉化為視覺係統的創新學習方式,立即獲得網民的濃厚興趣。諾瑪·巴爾簡單可愛的圖畫和薛曉嵐對中文形意結合的準確理解讓人們發現,原來中文可以如此萌。

兩人給這套方法起名為Chineasy,三年來,它吸引了英國《金融時報》《泰晤士報》、美國《連線》《福布斯》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薛曉嵐還因此登上了TED講台。至今為止,Chineasy都屬於半公益性質的項目,他們所有的圖片都會免費發布到網上供大家學習。

禮物的反饋效應

2013年7月,薛曉嵐發布了出版Chineasy係列圖書的募捐計劃,網友可以選擇資助最少1英鎊最多2500英鎊,並得到相應的回報,比如圖書、紋身貼紙、手機殼、明信片等。薛曉嵐原本打算募集7.5萬英鎊即可,卻沒想在預定時間內收到足足20萬英鎊的資助,在大感意外的同時,她也感到了Chineasy愛好者們的善意與信任。

如今, Chineasy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就連連英國首相卡梅倫都成了它的瘋狂粉絲,一些APP、在線教育的項目紛紛找上門來邀請她合作。薛曉嵐甚至還獲得了全球知名設計雜誌《Wallpaper》頒發的2014年生活革新獎。對薛曉嵐來說,Chineasy原本隻是一個送給外國中文愛好者的禮物,居然在2014年升級為推動她成為創業家的生命禮物。

錦囊四回饋讓幸福更寬廣馬蘇德·哈桑尼:為阿富汗鄉民掃除恐懼

一位參與籌資的網友說,為哈桑尼的夢想進行投資是件榮幸的事。

父親死於一場地雷爆炸意外後,母親覺得對於孩子來說,阿富汗喀布爾是個太危險的地方,於是讓兒子馬蘇德·哈桑尼偷渡了出去。他到了荷蘭,成了難民。長大後他成為一個產品設計師,但兒時的經曆一直留在他的腦海中。哈桑尼在阿富汗的家位於一片沙漠的邊緣,那裏寸草不生,還常年刮著劇烈的風。他小時候常和小夥伴們用便宜的垃圾做成一種圓滾滾的“地風車”,然後在大風天到沙漠上去比賽,看誰的“地風車”跑得快。

在“地風車”的基礎上,哈桑尼設計了一個名為Mine Kafon的簡易探雷裝置,它輕到一陣輕柔的微風就能夠使其像一團巨型的風滾草一樣翻滾向前。內置的一塊GPS芯片可以用來監控和記錄埋有地雷的方位。2014年,哈桑尼把設計圖做出後,由於沒錢把它變成實物,在朋友的建議下,他開始在網上籌措資金,在預定時間內,他一共籌到了12萬英鎊。現在,Mine Kafon不僅已經開始在阿富汗工作,還成為了MoMA(美國現代藝術館)的永久收藏品。

一位參與籌資的網友說,非常榮幸能為哈桑尼的夢想進行投資,這點可能不足以在高級餐廳吃頓飯,但卻能把這個地球變成一個並不差的地方。

錦囊五懷大愛心 做小事情麥迪遜·傑琳斯基:小小樂手的街頭計劃

小善意帶來源源不絕的愛。

2014年年初,10歲的麥迪遜·傑琳斯基在參觀兒童臨終關懷醫院時得知:原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地長大。她於是萌發了在街頭拉小提琴,為醫院的小朋友們募捐的念頭。

傑琳斯基最初的目標是500英鎊,她原以為以自己的能力隻能籌得這麼多錢,但是捐款的人越來越多,總金額一直在上漲。她剛開始賣藝的時候隻是把小提琴箱打開讓人們往裏麵放錢,後來她開始樹牌子,上麵寫著自己這麼做的原因,之後捐款的人就開始增多。有的人會直接掏出20英鎊,在一個10歲孩子眼裏,這可是一筆大數目。短短八個月內,她募集到3.252萬英鎊。該事件被媒體報道後,不少民眾紛紛打電話谘詢怎樣去兒童臨終關懷醫院擔當誌願者,或者提供免費服務。

隻是一個小小的善願,在八個月的堅持與努力下,這名小小提琴手不僅獲得了滿滿的“幸福、信心與滿足”,更為病痛中的同齡人,帶去更多滿懷愛意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