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得很快。2013 年郭列離開騰訊創業,當年年底開發了臉萌,今年 5月開始火起來,並一度盤踞在App排行榜No.1的位置。
臉萌初步得到市場認可後,郭列及其團隊獲得IDG數百萬元的投資,開始組建團隊,吸引更多優秀的人,完成了初始門檻的跨越。
遇到天使之後
郭列再次認為自己碰上了好的創業時代。“天使投資可以幫你完成一個小的團隊到公司的跨越,做出來產品。”獲得天使投資三個月以後,臉萌就確定了A輪融資對象,數千萬元人民幣級別可以幫助團隊繼續深化做產品。“這半年之間,我們從一個連公司都沒有的、在家裏創業的團隊,發展到現在,也就半年多,就我們這個案例來看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時代。”郭列認為,“傳統的70後有些要賣房創業,創業失敗的成本太高了,我們沒有用很多錢,失敗也可以學到很多。”
經驗主義在這裏的力量正在被部分削弱。“我們這個團隊年輕,我們更了解年輕人喜歡什麼東西,70後80後他們不一定懂,我們懂。”郭列說,“我們能生產出來年輕人喜歡的產品,相反年輕成為我們的優勢。”
大型互聯網公司從單個消滅到做平台做生態的這一轉變,也為平台方和開發者提供了不同的遊戲規則。“互聯網是比較公平的,大公司可能幾百人做一個應用,我們30人開發一個應用,結果還可以做到排行榜第一名,對於年輕人真的很好。”郭列認為。
不過,實現目標之後的迷茫不止一次困擾著郭列。在升至APP 排行榜No.1的那天,郭列畫的餅被實現了。“我自己都很意外,大家一起去擼串、喝酒,很開心。”郭列回憶,“第二天所有人回到公司以後,發現我們應該幹什麼?沒有事情幹了,就很迷茫。”
痛苦的感覺又來了。“我們發現可能這個事情已經做完了,然後已經沒有其他事情做了,這不是我們創業的初衷,當一個夢想實現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夢想消失了,考大學也是,過英語四級也是,這個目標也是。”
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顯然不一定必然帶來心智的成熟,出道早、成名早的郭列和不少同齡人創業者一樣,開始尋找對產品、對創業項目、對自我以及對人生實現的思考。新的認知體係需要構建。
因為之前有過不少紅極一時又很快活躍度下降的產品,臉萌也要麵對成為流星的質疑。“要客觀看一個產品,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它到了世界上就是為了服務你一項需求的。”走出迷茫期的郭列說到。
下一步,臉萌會有多款產品,不變的是依然聚焦於現有用戶群體,而目前想到會做的主要包括兩類產品:一是與動漫相關的比如頭像類,之後會做漫畫、表情和社區,二是與漫畫沒有關係的產品。
在被問及創業及成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時,郭列如此回答:“我創業的偶然性還是挺大的,這個偶然性指的是,有可能我這個項目不成功,但必然性是,無論如何我都會堅持做這件事情,不論這個項目是否成功。”
去做是有可能失敗的,但完全不做肯定不會成功。將創業視為生活方式的郭列如此看待創業的偶然性與必然性。“創業,這是我基於自身性格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