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風
繡娘以前並不是叫繡娘的,她有自己的名字,因為她有一手刺繡的好手藝,人們慢慢地都管她叫繡娘。時間長了,她的本名反而沒有什麼人能記住了,隻記得她是姓杜,大家都以繡娘稱呼她。
繡娘的出生很有傳奇色彩。她出生的時候瞪大了眼睛,沒有出聲,隻是靜靜地打量這個陌生的世界。繡娘的父親杜員外嚇壞了,以為這個在他半百之年才遲遲來到的女兒是一個啞巴。接生婆抱著孩子晃了晃,在她的後背上輕拍了幾下,隻聽到“哇”的一聲響起來,繡娘發出嘹亮的哭聲,在哭出聲的同時她的小嘴裏忽然掉出了一隻細細的繡花針。接生婆接生了一輩子的小孩,卻是第一次經曆這種事情,她顫抖地撿起掉落在地上的繡花針,略帶驚懼地交給了繡娘的父親,驚駭地說不出話來。接生婆出門後說了關於繡娘出生的奇事,對於這種怪異的事,鄰人都是聞所未聞,漸漸地風言風語就起來了,有人說杜府要行大運了,更多的人則認為這是不好的兆頭,杜府要倒大黴了。杜員外倒是毫不在意,反倒對這個銜針出生的小女兒無比的疼愛,還讓人從寺廟中求來幾尺紅絲線,把繡娘出生時的針穿起來,掛在她的脖子上。杜員外相信這枚針不是尋常之物,它保佑自己的女兒。
或許是因為出生時候銜針的緣故,繡娘從小非常喜歡針繡等女紅,早早地就在這方麵表現出她驚人的天賦。在她六歲的時候,家裏的女仆帶著她去了一個繡莊取杜府訂做的衣裳,一進到刺繡鋪子裏,繡娘就瞪大了雙眼,驚奇地望著繡莊裏的一切,各種長短不一的針,五顏六色的絲線,漂亮多彩的圖案。幼小的繡娘豎著兩個朝天髻,站在鋪子的中央,一動不動,腦中一片空白。繡娘後來自己曾經說,當時的那種感覺很奇妙,像是有千萬雙眼睛在盯著自己,渾身紮地生疼,又像是前世的熟人好友,終於重新相逢,內心感到莫名的興奮和激動。繡娘饒有興趣地四下觀看,漸漸迷失在針線的世界裏。那個看起來不大的繡莊對於年幼的繡娘來說,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宮,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讓她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女仆取了衣物,付完賬,準備出門回府,卻發現繡娘已經不見了。女仆慌了神,手中的衣服掉在了地上,臉色煞白,急忙四處尋找繡娘。然而,她把鋪子找了個底朝天還是沒有找到繡娘。她嚇傻了,失了魂一樣地走出了刺繡鋪子,連掉落在地的衣裳也忘了撿起來,女仆癡癡呆呆地走出了繡莊,不知道怎麼回到的杜府。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杜員外差點昏倒了,鎮靜下來後立刻派出了一隊家丁去報官,一隊家丁去搜尋繡娘。杜府的家丁們幾乎把全城都搜了個遍,仍是沒有繡娘的蹤影。到了晚上,那個惹事的女仆很奇怪地想起杜家夫人要取的衣裳還在繡莊撇著呢,於是又回到了繡莊。她猛地想起了什麼,於是又把繡莊重新地找了一遍,最後在繡莊用來堆雜物的小閣間裏找到了瑟瑟發抖的繡娘。她身上裹滿了各種布帛、綢緞,身前的地上還有一些繡針,有的嶄新銀簇,有的生著鐵鏽,不知道繡娘是從鋪子裏哪兒撿來的。這些布帛、綢緞用各種繁密的針法織在了一起,而在布帛綢緞上則繡著各種美麗的圖案和花紋。更奇怪的是,之前杜府的家丁們不止一次地找過這個小閣間,可是卻沒有人在兒這見到繡娘。
從繡莊回來以後,繡娘就好像是變了一個人,變得沉默寡言,不像以前那樣活潑好動,像是大病了一場,身體也變得瘦弱了,而對於她在繡莊裏的遭遇她也一字不提,她去了哪兒?發生了什麼事?無論誰去問她,她都一律是緊閉著嘴,靜靜地發呆,不做任何的回答。隻是從此之後,繡娘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除了刺繡。她先是讓家裏的丫鬟們給她找來各種各樣的針,一根一根地刺在自己的身上,最後渾身都插滿了,繡娘看起來就像是刺蝟一般,然而,她卻沒有絲毫的痛苦,就好像那些針並不是插在她的身上一樣。杜員外嚇得半死,不讓丫鬟們找針給她,繡娘尖叫著大哭起來,開始不吃不喝不睡,人更顯得消瘦了。
熟悉了刺針後,她開始將興趣轉向了刺繡用的絲線。她不知道從哪兒弄來各種色彩斑斕的絲線,每天都裹在那些雜亂的線團中,衣衫淩亂。杜員外派人偷偷地將絲線拿出去扔掉,但是繡娘總是能輕易地再次找來新的絲線。繡娘每天不停地穿針引線,將五彩的絲線穿進各種各樣的針孔裏。開始的時候,她穿的很慢,但是很快地,她穿針的速度變得飛快無比,她甚至可以閉著眼睛飛花走線地將不同的絲線穿進不同的針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