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衰退中的一代(1 / 3)

衰退時期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像趕上了一班慢車。

專門研究“幸福”的經濟學家發現,失業對幸福的影響,僅次於親人死亡和離婚。

2009年10月,27歲的法學院畢業生麥克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書店的吧台賣咖啡。他的工資是每小時8美元,比10年前在高中打零工的時候賺得還少。

麥克一頭金發,身材修長。他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鎮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爸爸是汽車零部件技師,媽媽做文書工作。麥克在家鄉讀完中學,考上了辛辛那提大學。

他一邊上學一邊打工,到畢業的時候,已經還清了助學貸款。

2006年,麥克接到了波士頓大學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法學院的學費對他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字,但這又有什麼好猶豫的呢?能夠到法學院深造,意味著命運的大門已經為這個上進的美國小夥子打開了。為了上學,麥克借了14.5萬美元。

2008年秋天,到了麥克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他很順利地在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辦公室(Office of Attorney General)找到了一份工作。波士頓的秋天斑斕多彩,麥克的收獲季節眼看就要到了。突然之間,金融危機來了。一夜寒霜,冬天粗暴地趕走了秋天。雷曼兄弟、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國國際集團,一家家龐大的金融機構轟然倒塌,甚至連通用汽車這樣的百年老店也要申請破產保護。政府的預算一下子緊張起來,各個州都在裁員,馬薩諸塞州也不例外。麥克快到手的工作泡湯了。等到麥克聽到這個壞消息的時候,已經到了2009年初。這時候,私人律師事務所的招聘早已結束,而且那一年,私人律師事務所招聘的工作崗位也比往年大大減少。找不到全職的工作,麥克馬上到處聯係,看有沒有實習的機會。他申請了很多政府機構。其中有一家看起來比較靠譜,麥克已經進入了最後一輪的麵試。然而,壞消息又來了:預算緊張、裁員。麥克的工作又沒有了。年輕的麥克沒有灰心。他想,再考個證,興許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於是,他參加了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的律師資格考試,幸運的是,他順利通過了。不幸的是,在這兩個州,麥克都找不到工作機會。

麥克把宿舍裏的家具都賣了,搬到了華盛頓。他的想法是,華盛頓又沒有華爾街,這裏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總該小一些吧。

每天早晨,麥克穿著筆挺的西裝,揣著簡曆,一家一家地登門自薦。他找了政府部門、大學、圖書館,但每個地方都告訴他,對不起,沒有工作。有幾個月的時間,麥克天天到一家咖啡館報到,因為這裏有免費的wi-fi.麥克有時在這裏一泡就是一整天,在一個個招聘網站上大海撈針。

很快,這樣的日子也過不下去了。麥克的銀行賬戶上已經沒有錢了,信用卡的額度也快用完了。爸爸媽媽告訴他,要是實在混不下去,就回托萊多吧。當初他的房間,父母還給他留著。麥克接完父母的電話,一個人在冰冷的大街上走了很久。第二天,他就到這家書店上班了。畢竟,這裏的書香,讓人想起校園裏的溫暖,多少還能讓他感到自己躲藏在文明世界裏,就像一個蟲子把自己藏在繭裏。

有一天,麥克遇到了一位身穿黑色大衣的顧客。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這不是Cass Sunstein教授嗎?他可是麥克在學校裏最崇拜的法學教授之一。麥克讀書的時候,看到過Sunstein教授的照片。教授走到麥克的麵前,要了一杯雙份的espresso.麥克的嘴唇有些發幹,喉頭動了一動,他很想和教授打個招呼,但最終也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