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木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拿出了一本古籍,那本古籍,枯黃幹澀,破破爛爛的,上麵的字跡,模模糊糊的,讓人難以辨析清楚了。
唐木:“這是一本,人格融合的理論書,關於三重人格融合的可能,這本理論書,曾記載過一次成功的案例,那一次成功的融合,讓三個人格,融合在了一起,但他們彼此融合之後,並不是代表人格的消失,反而是升華,這個實驗,我並沒有做過,也並沒有親眼見到過,甚至我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也許我感覺到,你可能會用的到吧,就給你帶來了,這也是,我最後一次來找你,來勸你,我不會再來了,我們之間,也並沒有什麼有交集的地方,那個小木屋,如果你喜歡就送給你吧,我走了,我要出去看看,看看外麵的世界,這世界固然是充滿悲傷的,可我總是堅信,會有希望存在,也許這隻是,我一廂情願,可我寧願這樣傻下去,有緣再會,無緣永不相見吧!”
那小姑娘靜默了一會兒,本來應該撩撥起來的水花,也停下來了翻轉,小姑娘出奇的,沒有再回懟回去,一滴滴水珠,敲打在水麵上,但隨著男人的腳步聲,漸行漸遠,那本枯黃的古籍,居然自己,上下翻動起來了。
少女愣愣的看著它,又轉過頭看了看遠方的一座小木屋,楞楞出神著,她的心中,仿佛拿下了什麼主意!
天地至理,總有屬於其特定的規則,你可以反抗,可以抱怨,但是,不得已不遵循。
小姑娘:“哼,有什麼了不起的。”
那黃色的書頁,開篇就是這麼一番消極的言論,讓小姑娘極為的不舒服,但是,她並沒有合上書頁,而是繼續向下,看了下去。
這是一本理論書,編者沒有任何惡意,希望有幸能看到它的人,可以幸福快樂!
全卷第一論,人格的融合理論……
接下來,少女沒有再抱怨咒罵什麼,而是安靜的看起來了書。
這本書果然是一本理論書,全書沒有任何舉例子的存在,全部都是猜想和有關人格融合的理論。
理論向來都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它們廢話連篇,一個理論特別的亢長。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科學理論,如果不長一些,又怎麼有筆墨,讓它們更加嚴謹可信呢!
總之,這本書理論頗多,但大多數理論,都是用不到的,小姑娘看了半天,大致得出了三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就是人格必然融合理論,它說的是,存在於同一個身體裏的人格,雖然時而分隔,擁有著不同的精神世界,可是,它們最終卻一定會和主人格融合在一起,最後消失掉。
也就是說,不管是先天存在,還是後天添加的人格,隻要它們和主人格待在一起,就一定會被吞噬掉,最後消失不見。
那這樣看來,他這個逃出來的人格,倒是占了便宜,而那個小姑娘,就慘了,大概會被吞噬掉吧,真是可憐啊,不過,管他呢,又不是我消失了,哈哈!
不過,同為主人格,那要怎麼來吞噬啊,誰強吞噬誰嗎?難道就沒有別的可能了嗎?
而這第二個結論,正解決了他的疑惑。
這第二個結論,說的就是,有關於主人格的認定問題。
有趣的來了,就算你這個人格非常的強大,隻要你進入到另一個人的身體裏,那麼不管你是誰,你之前有多麼厲害,你都將變成那個人的附屬人格,慢慢被消磨,最終也難逃被吞噬的命運。
所以說,那個小姑娘的主人格,到了那人的身體裏,最後的命運,就是消失。
這本書裏,從沒有提到過,如何讓人格歸位,隻是寫滿了冷冰冰的所謂理論,小姑娘開始緊緊抱住自己,一邊想想著,那最後一個猜想。
第三個理論,三重人格融合的猜想。
這裏所說的三重人格,並不一定指的就是三個人格,那個三,隻是一個大概數,這個理論,說的其實也不是人格的融合,而是再說人格的共存可能。
這裏麵說,如果你有一天不幸成為了一個附屬人格,那麼等待著你的,就隻有死亡和消散。
你無法離開主人格來生活,他是你一切的來源,也就是說當你離他過遠,或者主人格死掉了的話,你這個所謂的附屬人格,也會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