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開發的策略分析
了解問題的所在,對症下藥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針對以上關於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運作所存在的問題。首先,高校可以加強與讚助商的溝通和聯係,確保賽事是由商家的讚助,可以適度的讓讚助商給賽事做一下設計和包裝,以此來提高讚助商和體育賽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其次,可以采用名人效應,例如可以邀請一些知名體育明星來為賽事增光添彩,結合媒體跟蹤報道宣傳引起高校大學生甚至全社會的關注,這樣還可以吸引大批人來觀看比賽,擴大賽事的影響力。然後高校應關注一些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加於培養,這樣有利於打造精品賽事,提高賽事的可觀賞性和商業價值。好的運動員才能打造出一場精彩的賽事。同時也應加強製度建設和組織完善,發動學生組織,成立學生有關賽事組織,例如高校體育聯盟等組織,加強管理和宣傳,隻有完善組織結構和合理的賽事製度建設才是提高高校體育賽事的精彩性和知名度保障。最後打造知名賽事品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媒體,電視的傳播來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商家等來關注和進行冠名讚助,以此來擴大體育賽事的影響力和轟動效果,然後再去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商家來進行投資,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局麵,最大限度的實現高校和讚助商雙贏的局麵,這樣才能加強高校和企業或商家之間的聯係和合作,同時也能保持和體現高校體育賽事的價值體現。這種良性的循環才是促進高校賽事和商業合作的良性發展。
四、結語:
事實證明,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不僅能使學校把資金匱乏這一問題解決,同時還能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隨著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改革的逐漸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麵推進,高等教育對體育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此舉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麵發展,同時能夠深化體育教製改革。此外中國體育賽事產業的良好發展也使高等學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體育找到與之相切合的點,而高校在經營體育賽事的同時也將培養眾多體育培訓與體育管理方麵的人才,必定會在高校師生中產生重大影響。高校應加大體育賽事商業化的步伐,使其在培養全麵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中發揮獨特的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進強.中國體育賽事市場化發展道路的回顧與展望[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2.
[2]王進、王雪峰.論我國高校體育賽事開發[J].湖北體育科技,2010,3.
[3]陳芳等.北京市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現狀調查研究[J].財經界,2008,3:182.
作者簡介:張吉慶(1984.6-),河北滄縣人,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崔合利(1981.10-),河北淶源縣人,河北科技學院體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