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晶晶驚訝的說,“這麼說來,圖尼克可是為攝影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啊。”
陳京點點頭說,“是啊。至少在人體藝術創作上,他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錢小多這時說,“陳叔叔,我覺得這圖尼克在構圖上很有講究啊。他對於這種多人的拍攝很有一套講究。”
陳京笑笑說,“小多,你的眼睛很厲害。你可以想象,指揮成百上千、甚至上萬人在廣場、沙漠、公園或者超級市場裏脫去衣服,並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無疑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但圖尼克做到了,而且從沒出過什麼大岔子。在每次的藝術創作進行前,圖尼克總是站在一個起落架或者吊車的伸展臂上,拿著擴音喇叭對著裸體誌願者們講笑話,讓他們盡可能地放鬆。拍攝的時候,通常圖尼克會把誌願者按年齡、性別或膚色等一些特征分類成組,但有時也會讓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皮膚耷拉的老年人,男人、女人,白人、黑人散亂地聚在一起,呈現他們最自然的狀態。他的構圖也經過了周密的計算。如果你仔細的看,就會發現有各種幾何的存在。關於這點。我就不多說了。小多,你對這個應該是非常了解的。我再說有點班門弄斧了。”
賴晶晶這時指著一邊說,“咦,那是什麼東西,看起來好精致啊。”
眾人隨著看去。就見那是個木頭箱子的照相機。看這造型,是有些年紀了。錢小多注意到這正是剛剛進來的時候發現的那個古董照相機。錢小多自以為是懂得的,笑道,“晶晶,這個你都不懂啊。這種相機可是十三姨用過的。”
“是嗎。十三姨是誰啊。”賴晶晶衝他吐了吐舌頭,笑嘻嘻的說。
錢小多鬱悶不已,考,都忘記了這個丫頭是在美國長大的。這種國產片人家肯定是不看的。
李羽珊說,“我認得這種相機,好像閃光需要燃燒鎂粉來實現。”
賴晶晶迫不及待的跑過去,小心的上下查看起來。並顯得愛不釋手。
錢小多走過去看到這個相機時也非常驚訝,因為這相機雖然很古老,漆質也剝落了許多,但是看去卻仍有幾分新意。他也忍不住撫摸了一下。
陳京走了過來,笑吟吟說,“小多,你這麼說可是大錯特錯了。”
錢小多一愣,說,“怎麼了,陳叔叔,難道這不是那種相機嗎?”
陳京笑笑說,“你說的那種相機出現在19世紀晚期。我這款相機比它要早很多。這叫達蓋爾滑箱式(火膠棉)相機。”
錢小多愣愣的說,“你說什麼,達蓋爾滑箱式(火膠棉)相機。陳叔叔,我這是什麼相機啊。”
陳京說,“所謂滑箱式(火膠棉)相機,利用硝化棉溶於酒精(火棉膠)和感光化學品拌和塗在玻璃上裝入相機中進行曝光後再進行顯影,定影和水洗,這就是“濕板顯影法”。它產生於1850年,由英國倫敦雕塑家阿切爾發明。它在攝影發展史中占據了重要的一頁,而當時使用的照相機,就是這類滑箱式相機。
滑箱式(火膠棉)相機已是稀世頂極珍藏品,而這部相機附件齊全、品相保存的十分完好和有本機拍攝得十分罕見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火膠棉底片照片,原配有紙片孔光圈式全銅鍍金大鏡頭。使用木板快門;黑紙片孔光圈;木盒調焦器;玻璃底片;玻璃相片;木框取景器;木盒感光箱;木盒機身組件完成。
該機在世界攝影史上既是相機身的鼻祖又是鏡頭和光圈及快門的鼻祖,本機使用洪都拉斯桃花心木手工製造、象牙商標牌, 非常美麗而結實。它在國際上是極其珍貴的藏品。”
陳京說完。三個人都忍不住驚訝的看著這個相機。驚的目瞪口呆。
陳京這時說,“我這裏還有當時用這部相機給維多利亞女皇拍攝的照片,大家要不要看看。”
三個人自然是滿心歡喜。陳京從這相機旁邊的一個精致的桃木箱子裏取出一張黑布包裹的相片。給他們看了看。錢小多發現這是一張泛黃的照片。當看到上麵那個衣著華麗的女人時,他大吃一驚,考,這難道就是那個叱吒風雲的大英帝國的女皇維多利亞嗎。麵容看去雍容華貴。錢小多真不敢相信這就是一百年前拍攝出來的照片。
錢小多說,“陳伯伯。你這裏的相機很多都是外國的嗎。”
陳京笑笑說,“當然不是了,這也有我們中國的。比如這一款。”陳京指著一款同樣很古樸的箱式相機說,“這是我們中國產的第一部相機仙樂牌相機。說到仙樂,不能不提中國照相機工業第一人--鄭崇蘭先生,同時還有他的一句話“我開照相館以後,發覺所用器材都是從外國進口,我想這些東西我們自己也可以做,何必要買外國貨。正是他的人,他的話,為我國照相機工業的建立奠定了信念上的基礎--國貨當自強仙樂,又稱“維納氏-仙樂”,由鄭崇蘭先生製造,是我國可考相機製造史上第一台國產相機,出產於新中國建立前的1947-1948年,總產量200多台。具體配置不詳,是古老的箱式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