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有誰記得年少的墨香(1 / 3)

我已經許久沒有捧書夜讀的習慣。我上網,瀏覽一個個如過眼雲煙般的網站,看最時尚的小資雜誌,我的眼睛,隻是飛快地掃視,而手,亦跟隨著這電腦時代培養出的E速度,快速地翻動。偶爾,那些繽紛的東西,會進入我的腦中,將我本就堵塞的大腦,塞得愈加地結實。但很多時候,它們都被過濾掉了,像那些菜葉、枯枝、舊的拖鞋、塑料袋子,一場雨來,便嘩一下衝進了下水道,或是鏟進了垃圾箱,自此,與我再不相幹。我時常覺得饑餓,不是身體上的,因為當我拚命地吃下許多個漢堡,那種無所適從、迫切需要抓住點什麼的饑餓感,依然將我緊緊地捆縛住。我像一隻茫茫大海上的螞蟻,絕望地爬啊爬,卻發現,始終無法觸到安全穩妥的泥土。

是到有一天的夜晚,我捧一本N年前的舊書,在泛黃的書頁裏,我看見自己在某個初夏,放入的一朵小小的茉莉花,當我將它輕輕捧起,放在鼻翼之下,我終於知道,讓我焦慮茫然的,隻是因為,我忘記了書本的墨香。

很多年以前,我還是一個孩子,在一所小學裏,跟著讀一年級的姐姐,旁聽。大家都有課桌,唯獨我,搬著自己綠色的小板凳,背著母親手縫的布書包,像個真正的學生,將手放在身後,仰頭跟著講台上的老師念: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那時的我,多麼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本書嗬!我為此想過許多的辦法,我將自己攢下的糖塊、火花、糖紙,一咬牙全都交給姐姐,任她挑選,這樣我就可以在周末她的“監控”下,洗淨了手,坐到桌旁,小心翼翼地翻看她新發的課本。我會隔著粉色的塑料封皮,看一眼真正的封麵上,朦朧的“語文”兩個字。偶爾趁姐姐去上廁所,我還會飛快地拆開她精致包裝的封皮,看上麵兩個衣著鮮豔的小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著放風箏,有一隻小貓,正從他們腳下,快樂地穿過。天正藍,樹正綠,多麼美好的季節。可是我,卻隻能在墨香裏,這樣匆匆地將它們翻過。姐姐的每一本書,都用書皮包著,有些是彩色的掛曆,有些是看過的報紙。我喜歡看姐姐在桌子前,一絲不苟地包裝她的新書。她準備了小刀,尺子,膠水,還要用一張大大的報紙,鋪滿整個桌子,以防書被弄髒。她從來不允許我在她沒有包好之前,碰一下她的新書。如果我膽敢翻了,她定會與我吵個天翻地覆。盡管,事實上,我每次坐在一旁,都會自動地把手洗淨,虔誠地看完整個包書儀式。

我在苦苦盼了兩年之後,也終於可以上學了。我記得當我把書本捧回的那天,我重複了姐姐做過的一切:洗手,包書,不讓她觸碰一下,然後便坐在院中,帶著濃鬱的炫耀和驕傲,大聲地朗讀,一直讀到天漸漸暗了,鄰居家的樹上,掛起明亮的燈盞,而我的肚子,在沒有發覺時,就已經抗議了許久。

我記得一切與書有關的過往。我與姐姐分享最漂亮的包書的方法;我微閉上雙眼,深情地嗅著書中的墨香;我采摘形狀最美的樹葉、花朵、小草,放入書中;我在下雨的路上,脫下衣服,將書一層層地包裹住,又抱在胸前,不允許任何的雨滴,落在上麵;我每年收到新書,總是貪婪地將所有的課文,都提前看完;我曾因為太過投入,被蠟燭的火焰,燒去了半截秀眉;我幾次溜到鄰居家門口,想將那本被鄰居哥哥偶然落在牆頭上的書,趁無人注意的時刻,偷回家中,看完後再悄無聲息地原樣放回。我記得這些點滴,就像記得書中的文字一樣。是它們在我缺少書讀,卻對書如饑似渴的年少時光裏,慰藉了我的心靈。

書的貧乏,卻反而點燃了我心中對書的狂熱。我在無書可讀或是買不起書的歲月裏,卻有無窮無盡的激情和聰慧,找到書讀。我甚至在高考的前夕,還將一本從同學手中借到的盜版的《平凡的世界》,熬夜一口氣讀完。我還利用下課的間隙,將一本《紅樓夢》,斷斷續續地看完。當我拿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我扭頭回望,才發現,我竟然在最繁忙的高三,讀了最多的書,做了最厚的一本摘抄本。

而今,我早已離開了校園,可以掙到不菲的薪水買書,居住的周圍,亦開滿了書店,自己,也開始寫書。可是,我卻悲哀地發現,我已經許久沒有讀書的習慣了。我翻閱快餐似的雜誌,我上網去當當書店裏一本本地購書,我每天都會路過書店和圖書館,看到那些年輕的麵容,捧一摞書,欣悅而去。我還為自己購置了書房,買到木質最好的書架,但最後,我卻發現,我的書架上放滿了書,自己買的,別人贈的,朋友送的,借來忘還的,可是,我卻很少與它們中的某一本,有過親密的暢通無阻的接觸。它們何時,從我的至愛中,無聲無息地退出,轉而穿一件塵埃織成的厚重的袍子,等我有一天,路過,淡漠地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