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建築電氣配管安裝工程的幾點思考(2 / 2)

三、建築電氣安裝配管敷設控製

建築電氣安裝配管敷設,其施工流程一般如下。其一,暗管敷設的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預製加工管煨彎→測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連接→變形縫處理→接地處理。其二,明管敷設的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預製加工管煨彎、支架、吊架→確定盒、箱及固定點位置→支架、吊架固定→盒箱固定→管線敷設與連接→變形縫處理→接地處理。其三,塑料電氣暗管敷設的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預製加工管彎製→測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連接→變形縫處理。其四,塑料電氣明管敷設的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確定盒、箱及固定點位置→支架、吊架製作安裝→管線敷設與連接→盒箱固定→變形縫處理。其五,管內穿線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選擇導線→穿拉線→清掃管路→放線及斷線→導線與帶線的綁紮→帶護口→導線連接→導線焊接→導線包紮→線路檢查絕緣搖測。

其施工要求一般如下:其一,電線管內敷設導線總麵積(包括絕緣層)不應超過管內淨截麵積的40%。其二,配Φ20以下的線管采用絲扣管箍連接。Φ25以上的線管可采用焊接連接,管子連接口、出線口要用鋼銼銼光,以免劃傷導線。管子焊接接口要緊密,不得有縫隙或錯口;電線管拐彎要用彎管器,一般管徑為Φ25及以下時,用手扳彎管器;管徑為Φ25mm及以上時,用液壓彎管器和加熱方法。當管路超過3個90°彎時,應加裝接線盒箱;薄壁銅管(鍍鋅管)的連接必須用絲扣連接。其三,進入落地配電箱(櫃)的電線管路,應排列整齊,管口高於基礎麵不小於50mm。其四,明配管需設支架或管卡子:豎管每隔1.5m~2m,橫管每隔1m~1.5m。拐彎處及出入箱盒兩端為150mm。每根電線管不少於2個支架或管卡子,不能直接焊在支架或設備上,支架可直埋牆內或用膨脹螺栓固定。其五,鋼管進入接線盒及配電箱,暗配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小於5mm,明配管應用鎖緊螺母固定,露出鎖母的絲扣為2扣~4扣。其六,鋼管與設備連接,要把鋼管敷設到設備外殼的進線口內,如有困難,可采用下述兩種方法:在鋼管出線口處加軟塑料管引入設備,鋼管出線口與設備進線口距離應在200mm以內;設備進線口和管子出線口用配套的金屬軟管和軟管接頭連接,軟管應在距離進出口100mm以內用管卡固定。其七,設備表麵上的明配管或金屬軟管應隨設備外形敷設,以求美觀。其八,井道內敷設電線管時,各層應裝分支接線盒(箱),並根據需要加裝接線端子板。

綜上所述,建築電氣安裝工程中配管的安裝和敷設不僅要求施工人員有嫻熟的施工技術,而且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如此才能做好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