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應對2類難纏的寶寶皮膚病
健康錦囊
作者:芮新
寶寶的皮膚,光滑細嫩,讓人忍不住想親親、抱抱。
倘若寶寶的皮膚出現難纏的問題,不但會讓寶寶不舒服,更會讓爸爸媽媽非常心疼,所以,家長先來學習一下,然後打好寶寶的“皮膚保衛戰”吧!
第一類:痱子
痱子也叫粟粒疹,在兒童中極為常見。為了讓寶寶更輕鬆地度過炎熱的夏天,寶爸寶媽們快來學一學痱子的攻克策略吧!
痱子發生的助推器
1.氣候。
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出汗過多而蒸發不暢。
2.汗浸。
出汗過多,來不及擦洗幹淨,汗液浸漬皮膚,將皮膚的表皮、角質浸軟而代之膨脹,就會堵塞汗腺孔。
3.遇冷。
當出汗遇到冷的刺激,如用冷毛巾擦敷頭頸部、冷水洗澡等,這種突然冷的刺激會使汗腺孔收縮,汗液來不及排出。
4.感染。
皮膚不幹淨,汗腺孔或汗腺管會感染,致使汗腺孔堵塞,汗腺管破裂,汗液外滲至周圍組織,就會引起發炎,出現皮疹。
痱子的分類
1.白痱。
白痱,又稱晶形粟粒疹,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滲出而形成的。多在胸部、頸部、腹部等處出現。皮疹為針頭大小白色小水泡,成批出現,水泡周無炎症反應,無不適感覺,出現少許脫屑。
2.紅痱。
紅痱,也叫紅色粟粒疹,即平時稱為痱子。在悶熱天氣,肥胖嬰兒、幼兒均易發生。皮疹主要分布於額部、頸部、胸背部、肘窩和腋窩。皮疹為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周圍有紅暈,密集成片。丘疹頂部有時出現小水皰或膿皰。消退時結成細小痂皮,幾天後痊愈。發病時有癢感或燒灼感。如氣溫持續高熱,皮疹可反複發作。天氣轉涼或經過治療,可很快痊愈。有時因繼發感染,可發生毛囊炎、癤腫等損害。
3.深痱。
深痱,又稱深部粟粒疹,病變在表皮與真皮交界處。呈現皮膚色水皰,無炎症反應,主要分部於軀幹,不癢。此類型少見。
防痱對策
1.要保持皮膚清潔。
夏季兒童出汗多,為保持排汗通暢,要勤洗、勤擦身體,勤換衣服。為保持兒童手和皮膚的清潔,要常洗手,每天可洗澡2~3次,因為出汗時用髒手擦抹、搔癢,極易造成感染。
2.要安排好作息時間。
早晚氣候涼爽,活動量可以適當多一些,在戶外的時間可長一些。中午氣候炎熱,應多在室內做些運動量小的活動,以減少出汗。
3.要用溫熱毛巾定時給入睡小兒擦汗。
枕巾要保持幹淨,涼席要清潔幹燥。頭發以短薄為宜。
4.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電扇和空調要適宜。
小兒衣著要寬大舒適。棉布衣服吸水性好,適合小兒穿著。
痱子的治療措施
外部治療的7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