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大策略攻克Baby偏食壞習慣(1 / 1)

7大策略攻克Baby偏食壞習慣

健康錦囊

作者:李豔

家有“偏食寶”,家長著急又煩惱……為了幫助寶寶改掉偏食的壞習慣,家長要改變一下以往的飲食策略,這樣寶寶才能健康地成長。

培養寶寶飲食習慣的各個時間點

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越早越好,最好把出生後4個月作為培養的起點,因為這時是寶寶開始享用第一口輔食的階段,寶寶在這時也逐漸表現出對不同食物的喜好。

寶寶口味的形成也是從添加輔食開始的,比如對鹹味的感覺。有些家長在喂寶寶食物前,會自己先嚐嚐味道,這裏要注意的是,家長覺得鹹淡差不多時,對寶寶來說口味就太重了,如果他適應了這個鹹淡後,將來的口味會越吃越鹹。很多口重的人就是孩童階段形成的,而長期以往會增加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由於口感或者其他原因,有些食物可能不受寶寶歡迎,比如胡蘿卜泥,麵對寶寶的強硬拒絕,有些家長可能就“屈服”了,改換別的蔬菜泥或水果泥給寶寶吃。對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如果輕言放棄,食譜就會越來越窄,容易使寶寶的營養攝入不均衡。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使人受益終生。

7大策略幫助寶寶改掉偏食壞習慣

1.家長的榜樣作用。

家長希望寶寶改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那麼自己首先應該在寶寶麵前做出表率,同時要對寶寶的點滴進步用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言語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父母必要的鼓勵對寶寶改正偏食等習慣有積極的作用,但獎勵不應該太大,以免讓寶寶感到壓力。家長還要注意盡量不要在寶寶麵前表現出對某種食物的厭惡。

2.創造一個愉快的進餐氣氛。

有時寶寶會由於某種原因而食欲不佳,這時家長要有耐心,不要催促或責備,不要強迫他們吃。家長應該避免“餐桌上的論戰”,否則會導致寶寶心情不佳,影響食欲。進餐時的愉快情緒,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多,促進食物消化。因此,在進餐時讓寶寶保持良好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3.多參加戶外活動。

愛玩是寶寶的天性,家長應該多讓寶寶到戶外活動,這樣做不僅鍛煉了身體,也消耗了能量,有利於增強食欲。給寶寶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如騎小自行車、玩球、跑步比賽等,到了吃飯時間,讓他洗洗手,安靜一會,等有了食欲再吃飯。此時桌子上擺了各種食物,其中也有寶寶不太喜歡吃的,但父母不要提醒他。寶寶經過活動,肚子已很餓了,吃起來會覺得很香。隻要寶寶吃了以後沒有惡心、嘔吐或過敏等表現,說明這種食物對他是合適的。

愛玩是寶寶的天性,家長和老師應該擯棄戶外活動會弄髒衣服、會遇到危險等想法,多讓寶寶到戶外活動,不僅有利於促進身體健康發展,還有利於食欲的增強。

4.改善烹調技術。

為了讓寶寶營養平衡,必須幫助他們改掉偏食的習慣,因此家長必須注意烹調方法和品種搭配,不要因為寶寶不喜歡吃而不給他吃,這樣隻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偏食。如:有的寶寶不吃雞蛋黃,媽媽可以把生雞蛋與麵粉調和,烹製成雞蛋軟餅或是雞蛋麵條;不吃胡蘿卜的話,可以把胡蘿卜做成胡蘿卜豬肉餡包子或餃子。等吃完飯,再告訴寶寶他所吃的食物。

還有的寶寶特別喜歡鮮豔的顏色,如果食物視覺效果不好,不管如何美味也會失去興趣,所以給寶寶做的美食要盡量做到色、香、味俱全。

5.激發寶寶對各種食物的興趣。

寶寶偏食,父母不可以一味地遷就,否則寶寶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偏食也會越來越嚴重,家長應想方設法啟發寶寶對各種食物的興趣。家長要多給寶寶提供觀察和增長見識的機會,可以利用節假日帶寶寶去農貿市場買菜或去農村參觀,讓寶寶能親眼看看貨架或地裏的蘿卜、青菜長什麼樣子,教他們辨認其外形和特征,從而加深印象,激發興趣。

6.減少零食,嚴格規定零食時間。

有些家長對寶寶十分嬌慣,家裏擺放著大堆的零食,導致寶寶無節製地吃零食,造成吃飯時寶寶已沒有了食欲或偏食。因此必須讓寶寶少吃零食,嚴格規定吃零食的時間。兩餐之間的間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時,使胃腸道有一定的排空時間,這樣就容易產生饑餓感。古語說:“饑不擇食”,饑餓的時候對過去不太喜歡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時間長了,寶寶便會慢慢適應。

7.給寶寶補充營養知識。

寶寶偏食,家長要有耐心地進行指導。大一點的寶寶已經能聽懂道理了,家長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多介紹一些所吃食物的營養價值,讓寶寶了解這些食物能幫助自己健康成長,因為寶寶是很希望自己快快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