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懷孕了,馬上著手這些事!(2 / 2)

Things5:調整飲食

孕期的飲食要遵循營養均衡的原則,孕媽咪懷孕後要調整飲食,既要滿足孕婦和胎寶寶的日常所需,還要幫助孕媽咪管理孕期的體重。

1.懷孕初期,因為有“害喜”症狀,孕媽咪往往都會有程度不一的孕吐現象,這個時期,為了照顧孕媽咪的胃口,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少食多餐,待孕吐現象緩解後再開始增加飲食的分量。另外,孕早期飲食宜清淡,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孕吐容易造成水分或電解質不平衡,所以需要適時補充水分。

2.懷孕之前到懷孕兩個月內,應補充足夠的葉酸以避免胎兒神經管發育缺損,多攝取葉酸含量高的蔬菜類食材。

3.孕媽咪的營養一般都比較充足,為防止孕期體重增長過大、胎兒過大,孕媽咪也要合理飲食、控製體重。孕期體重增加的一般標準為12~15公斤,如果孕媽咪孕前體重較輕,可在正常標準基礎上多增加一些;若孕媽咪孕前體型較胖,則孕期體重不可增加過多,可在正常標準的基礎上減少一些。

Things6:多休息、合理運動

由於懷孕3個月內,胎寶寶還不穩定,流產風險相對較高,孕媽咪在此期間應該注意休息、減少運動量,特別要避免劇烈運動。如果有出血或肚子痛的現象,應立即停止活動並及時就診。

當然了,懷孕前期並不是完全不能運動,隻要不是劇烈運動,散步、遊泳等較為緩和的運動,對孕媽咪和胎寶寶都有幫助,還有助於孕媽咪放鬆心情、穩定情緒。

Things7:注意自身安全

懷孕初期,孕媽咪的肚子幾乎沒什麼變化,外人還無法察覺,因此外出時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不小心被人撞到。走路時走人行橫道,避免去人流過於集中的場所,以免被人擠著;坐公交時,不要站在前後門處,以免不小心被門夾著或被上下車的人推擠到;騎自行車容易發生摔倒、被其他人撞倒等情形,導致碰撞肚子,引發危險,所以懷孕期間最好避免騎車;爬樓梯時要慢慢走,注意腳下,防止因踩空而跌倒;懷孕期間,建議不要穿高跟鞋。

Things8:哪些情形需要安胎

孕婦需要安胎的原因非常複雜,具體來說,發生如下情形時有可能需要安胎:

1.身體、疾病因素。有些孕媽咪體質較差,早孕反應過重或有嚴重的貧血、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都可能需要安胎。

2.高齡產婦。高齡產婦體質和體力都會有所下降,在懷孕及生產期間出現各種危險因素的幾率也會較適齡孕婦有所增加,流產、早產的風險相對較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高齡產婦都需要安胎,要視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

3.多胞胎。懷有多胞胎的風險遠遠超過單胞胎,統計顯示,雙胞胎約有6成的幾率出現早產,三胞胎的幾率甚至高達9成,因此需要安胎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

4.第一胎曾安胎。第一胎曾安胎過的女性,再次懷孕需要安胎的比例也較高。不過,第一胎時安胎情況可以為第二胎提供重要幫助,做到提早預防。

另外,現代社會生活工作壓力比較大,特別是職場孕婦,如果工作壓力太大,也對胎兒造成刺激,導致安胎的需求增加。要提醒孕媽咪不要盲目安胎,但是萬一需要安胎,也不要背負心理壓力,心情放鬆了,安胎的效果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