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曾夤李代桃僵全忠義 趙佶百萬錢糧買朔州(3 / 3)

宋國和唐漢不一樣,唐漢時期對立的草原政權在冶煉上一直都是弱項,甚至在最擅長冶煉的突厥被李世民一頓老拳打的四分五裂後,草原上還經曆過很長一段用石箭、骨箭的時代,但契丹卻不同,得到了不少唐朝繼承的契丹從最開始對鐵器就不陌生,這一點,從燕州遺留下來的冶鐵場所,宋國就心知肚明,在燕州的遼國官辦冶煉廠,有大小高爐十座,最大的可日產鐵水三千斤(延慶遺址考察結果),也就是說,光一個燕州官辦冶煉廠,就可以日產鋼鐵二十餘噸,一年就有七八千噸,因此,遼國並不缺少鐵器。

其實做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曆代的鋼鐵產量都不低,此時的整個宋國,一年的鋼鐵產量不加上薑德瞞報的那些都超過了十萬噸,如果加上大理、金國、西夏,整個故漢地的鋼鐵產量高達十五六萬噸,這個數字整個歐洲也要等到十八世紀才能趕上。

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的中國鋼鐵產量隻有不到五萬噸,薑德都不知道這五萬噸能做什麼,當時人口就有五萬萬,分下來一人剛好一斤,連日常更換農具、菜刀都不夠,隻能說一句....鐺國威武,果粉萬歲!

但不缺少鐵器和不缺少優質鐵器是兩回事,優秀的鋼材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稀缺品,經曆過戰爭後,遼國原有的重工業體係受到了巨大衝擊,金國之前都是依靠繳獲來取得自己需要的兵甲的,當發現沒有地方可以繳獲後,金國才開始俯下身子重視起來各個工坊的恢複,但這需要時間,生鐵好恢複,高質量的鋼鐵卻是不足,因此宋國又拿出了十萬斤的鋼錠,當薑德知道後,隻能搖頭苦笑,如果在平時,這些的確無所謂,畢竟原來的遼國地區自己也可以生產鋼錠,而且最好的鋼是西夏生產的,西夏和金國的貿易宋國根本阻攔不了,但宋金之戰馬上就要開始了,用屁股想也知道這些鋼錠會變成什麼東西回到宋國來。

完顏宗翰雖然對割去自己的地盤很不滿意,但看到無數的錢糧後,還是興高采烈的將朔州丟給了宋國,但當宋軍進城的時候才發現,完顏宗翰不僅僅將所有的除了老弱的朔州人全部遷走了,還將城牆都扒掉了,整個朔州就像一個和尚的腦袋一樣,什麼都沒有,惡心的來上任的知府韓立直想吐,他雖然沒想過讓朔州天高三尺,但也沒想過自己隻能治理自己帶來的人啊。

但無論如何,朔州算是回到了宋國的手中,此時的時間已經進入了宣和六年。

——東平縣黃石村

黃石村的名字由來便是因為這裏地處三山交包之處,土地上多有黃色的岩石,故而以此命名。

梁發是黃石村的老人了,年紀較大的他並沒有和年輕人一樣跑去看熱鬧。

是的,今日的黃石村比往日要熱鬧的多,自從小一年前,一群穿的一點也不像讀書人的讀書人跑到這裏,發現這裏的岩石有些不對勁,很快就來了一波人這裏挖挖,那裏看看。

聽村裏合作社的社長還有村長說,這些人都是平陰侯的人,也就是梁山上的人,梁發對梁山沒有什麼惡感,反而因為自己也有一個梁字,無形中有些親切感。

梁發是個窮苦人,近五十歲也沒有娶親,不是不想娶,是娶不起,一輩子的佃戶,怎麼可能有錢娶親呢,也是這幾年農村合作社建立起來,原來這片田的地主也在一個因為葬父而借高利貸,最後被逼的走投無路而去投梁山的梁林而被殺了,這才分到了田地,生活開始好了一些。

“轟!!”

巨大的爆炸聲讓正在修理農具的梁發渾身抖了一下,梁發搖了搖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爆炸聲了,他也不會像第一次那樣嚇得抱著頭趴在空地上不敢動彈。

梁發還記得,第一次爆炸後,他也去看了熱鬧,那是一隊隊拿著刀槍的軍士嚇了他一跳,要不是見到了從村裏走出去的梁林,他非得逃回家不可。

聽梁林說,這是在他們日夜耕作的地下發現了鐵礦了。

鐵礦好啊,誰都知道,這鐵是值錢的玩意,但這鐵礦怎麼想也是被梁山收去了,梁發擔心的是自己分到的田是不是就這樣泡湯了。

還好,聽梁林說,這鐵礦如果真的成了,到時候會算合作社一個幹股,村裏的人以後光拿這幹股的錢也夠吃喝了。

說歸這樣說,但不做事光拿錢,對於當了一輩子佃戶的梁發來說,總覺得不是個長久的事情,他聽合作社的社長說了,等礦場開起來,到時候礦裏需要礦工,需要鐵匠,需要很多人做事,他已經和侯爺府派來的廠長說好了,每一戶都可以出一個人到廠子裏做事,也算是個鐵杆莊稼了。

梁發是個單身漢,自然也算獨立戶,他並不打算結婚了,近五十歲再去結婚,在這個六十算高壽的年代那就是在禍害人家,畢竟他也沒有得到過什麼大獎,有足夠的錢給年輕姑娘做補償。

至於有沒有五十多歲還沒有結婚的婦女,這在古代是基本不存在的,即使是天生殘疾,精神有問題,也會因為可以生育而被嫁出去,至於他們自己是否願意,是否侵犯了人權..人權是什麼?好吃嗎?

梁發此時修理農具是因為他還準備在家裏的院子裏種些瓜果,農家子弟的家業不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麼。

“梁發!梁發!高爐出鐵了!廠裏傳來消息!我們要準備上工了!”一個漢子興高采烈的跑進來對梁發說道,今天是高爐出鐵的日子,這也是驗證從黃石村中挖出的礦石品質、含量的大日子。

中國的鐵礦石其實並不少,在全世界的排名後世也可以排到前五,很多後世人不理解為什麼中國的鋼鐵廠為什麼情願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也不願意使用自己的,有的人還在說是不是中國的環保意識加強了,其實這一點和環保意識基本上沒有關係,中國的鐵礦雖然多,但卻大都是中小礦,而且品位差,有多差呢?中國鐵礦石基本上品位都在30%左右,而在澳大利亞,50%以上的人家才願意開采,出口給中國的基本都是60%以上品位的精礦,所以中國的確可以說是地大,但物薄卻比物博更加適合中國。

梁發聽說要上工了,急忙換上了廠子裏發給他的工作服,又找出工作證,鐵廠和農田裏可不一樣,要是穿著不符合要求或者沒帶工作證,不僅僅進不去鐵廠,核實後還要扣工資的,最要命的是這在村裏肯定會變成笑話,這可不行。

來到黃石崖下已經初成規模的鐵廠,梁發見已經是一群村民圍在外麵了,由於初建,還沒有修建起圍牆,隻是簡單的柵欄,村民踮起腳還能勉強看見裏麵,對於冬天沒什麼事情做的村民來說,看鐵廠裏麵的場景是難得的娛樂活動,但梁發不用,他已經拿到了鐵廠給他的工作證,他將工作證掏出來,往脖子上一掛,守在門口的軍士比對了一下,就把他放進去了。

當梁發走進廠子的時候,他特意回頭看了一下一臉羨慕的其他村民,這是他近五十年的生命中所沒有的體驗,這讓他的腎上腺激素瘋狂的分泌起來,當然,他並不知道什麼是腎上腺激素,但並不妨礙他有一種激動和爽快的心情。

鐵廠的麵積可不小,光區域就分為采礦區、洗礦區、煉礦區、倉庫、工坊等等,梁發來到采礦區,年紀已經有些大了的他不需要下礦,他的職位是洗礦,但這並不耽誤他去看高爐出鐵的場景,他還沒見過這樣的場景呢,他相信,這會成為他日後大樹底下的談資。

梁發來到煉礦區,那高高的高爐給人一種莫名的震撼,看幾次都不夠。

但這一次他失望了,煉礦區已經被封鎖了起來,他看到正在戒備的梁林,跑去問道“小林子,這是怎麼了?是不是來了什麼大人物?”

梁林見是梁發,有些無奈的看了看四周,他當年逃走的時候,梁發可是幫他打過掩護的。

“發叔,的確來了大人物,你別抽熱鬧了,快去做事吧,你想進去,得先把你的帽子換個顏色!”

梁發摸了摸自己的帽子,笑了笑,搖手道“我都這個年紀了,換什麼顏色,黃色的挺好的。”

和後世一樣,鐵廠工人的帽子也按工種和等級分為不同顏色,黃色的是普通工人,藍色是技術人員,白色是安保人員,紅色是管理人員,黑色是外來人員,除了顏色外,帽子上還會按照級別不同有不同的紋路,例如梁發,就是三級工人,是最基礎的工人,在他之上還有二級工,一級工,特級工,如果他願意去考核,可以參加廠內定期組織的技術考核,如果過關,就可以升級為技術人員,這就是匠師了,平時都是有問題或改進工藝才會出動的。

當然,這些帽子都是特製的,比軍士的頭盔還要貴,對於此時的梁山來說,工人比軍士要值錢的多,因此絕對不會出現什麼安全帽一磕就碎的情況,何況在沒有塑料的這個時代,這些顏色都是最後才刷上去的,在刷顏色前,誰也不知道這個帽子到底是誰戴。

在高爐下,一群帶著五顏六色帽子的人正在看著紅色的鋼水流淌出來,一群帶著藍色帽子的匠師正在緊張的計算著什麼。

“侯爺,黃石的礦石雖然不算優質,但卻重在容易開采,在挖去浮土後,均為礦脈,現一日可采集粗礦十餘萬斤,經過撿洗後,可得精礦七八萬斤。”新任鐵廠的廠長楊廣學對薑德介紹著黃石的情況。

楊廣學是天翔學院最早的學子之一,學的是少有人問津的自然學科分支的礦學,在礦物學上,薑德根本找不到什麼老師,他自己也是半斤八兩,隻能找一些老礦工、鐵匠來講述礦石的不同和特點,自己再憑借回憶說一些冶煉的原理,但無論如何,楊廣學等人也成為了此時薑德手中難道的精通采礦冶煉的人了。

“七八萬斤,這礦石的品位如何?”薑德這話問的是那群藍帽子,他們是匠師,拿的是高薪,做的也是技術活。

為首的一個發須皆帶白的人和其他人再次確定了一下,此人便是這鐵廠的大匠師,藍色帽子加上三個白色三角形形成的標記代表了他的身份,他對薑德拱手回道“回侯爺的話,這黃石礦的礦石不算高品位,大約在百分之三十上下,可能還略低一些,而且其中雜質較多,這裏原來有不少黃石便是因為有黃鐵礦和黃銅礦,但主要還是磁鐵礦。”

中國的鐵礦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其他的類型大大小小有三百多種,中國磁鐵礦占所有鐵礦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相比而言,赤鐵礦可以直接進高爐,至於黃鐵礦,那裏麵是含硫的,根本不能進高爐,否則容易死人。

這就是說,黃石鐵礦的揀選成本要高不少。

但這個鐵礦已經是薑德治下現在條件最好的鐵礦了。

這並不是說整個京東兩路沒有更好的鐵礦了,但那些鐵礦都是老礦,都在官府的治下,經常有開封派來的督查人員,根本不能為薑德所用。

黃石村地處偏僻,又完全在薑德的統治下,邊上又有濟水、汶水為水利,無論是揀選還是磨礦又或者煉成鋼鐵後的打造都有極大的便利。

經過這麼久的實驗和改進,梁山水錘鍛煉技術已經成熟起來,可別以為水力鍛錘和早已用在農業上的水錐是一個東西,這基本上是機關槍和鳥槍的區別,此時的梁山水力鍛錘可以在六十息內上下捶打近兩百下,隻有這樣激烈的捶打才能快速的出鐵器製品,當然,這樣的捶打的精度是不能保證的,需要工匠隨時調整,現在一個利用水錘來打造鐵器的大型製造車間已經在梁山泊邊的濟水旁建立起來了,這一次可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個有千餘工匠,可以月產鋼鐵製品十萬餘件的大廠子。

這十萬件鐵器可以是剪刀、鏟子、鐮刀,也可以是刀槍、箭頭、甲片。

要知道,現在薑德紙麵上的軍隊不少,但不少人還穿的是號衣呢。

“鐵廠按照現在的進度,一個月可以產鋼鐵多少斤?”薑德又問道。

那大匠師回道“現在的高爐月可產鋼鐵六十餘萬斤,其中好鋼二十萬斤,如果再建鋼爐,可全為好鋼。”

由於使用了後世的熱吹法等多種先進工藝,梁山的鋼鐵比此時宋國其他地方的鋼鐵質量、成本都要好上不少,當然,最好的鋼卻不是這樣簡單的批量冶煉能出來的,說是鋼,但實際上都是合金,但鐵廠出的好鋼放在外麵也是可以直接打造軍械的良品。

六十萬斤大概是後世的三百八十噸,也就是說,這個鋼鐵廠月產鐵三百噸,鋼一百噸,年產也有小四千噸了,算是小型鋼鐵廠了。

但薑德並不滿意。

“現在限製鋼鐵產量的是什麼?是高爐?礦石?還是焦煤?”薑德問道。

“是礦石和焦煤,高爐我們隨時可以再建。”楊廣學回道“我們現在礦工已經不下五百人了,除非再召礦工,還有焦煤要供應上,才能進一步提高鋼鐵產量。”

薑德對邊上的許貫忠說道“傳我命令,讓李俊三個月內從南洋抓三千壯丁來此勞作,李俊不是來信說三佛齊又組織看一次對新港的進攻嗎?新港不能僅僅防禦,還要打出去,另外讓李俊在三佛齊尋找可以扶持的勢力,三佛齊根本沒有大一統的思想,隻要有利可圖,那裏的人隨時可以變成我們的朋友。

這裏要日夜開采,我們的鋼鐵缺口還是很大,無論如何,五個月內,這裏的鋼鐵產量要提高到月產鋼鐵兩百萬斤,其中好鋼要達到一百萬斤。”

薑德的意誌就是最高指令,楊廣學連忙表示會立刻組織新建選礦、洗礦、高爐等設備,讓設備等材料,不讓材料等設備。

等出了鐵廠,許貫忠問道“主公可是判斷平州風雨即來?”

薑德看向東北,點頭道“金國不會放棄平州的,從金國傳來的消息,完顏宗望已經到了中京路,正在調兵遣將,等著吧,快則三月,慢則半年,張覺必敗。”

許貫忠相信薑德的判斷不會出錯,腦中飛快推演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情況,說道“之前在開封就得到消息,說是官家要冊封張覺,如果張覺兵敗,金國就會拿到口實,金國開戰的聲音必然會響起,宋金之戰就在眼前了。”

薑德點點頭道“沒錯,可笑朝廷到現在也沒有在燕州布置精兵良將,完全依靠那郭藥師,那郭藥師昔日可以投宋攻遼,難道今日就不可以降金攻宋?”

薑德並不排斥降將,但對於剛剛投降就奮勇當先的回頭砍殺舊主的人還是極為鄙夷的,良臣擇主而事本是正常,但在舊主沒有對其有跳槽後立刻砍翻舊主就是狼心狗肺的行為了,這就是為什麼呂布被罵成三姓家奴,跳槽更多的劉備卻被天下人讚為仁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