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骨迎來事豈真,和聲附影惑斯民。
憲宗空慕長生術,枉把忠良作佞臣。
帝免韓愈死罪,貶出潮陽。特叫受苦,隻容單人獨馬,限定一月到任。如過一日,邊遠充軍;二日,斬首號令;三日者,全家九族盡行誅戮。愈承聖旨,歸至宅下辭別。舉家餞行,相向大哭,不忍分離。愈曰:“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也是我命合苦楚,怎怨別人。”隻帶張千親隨,遂自上馬,是日離了長安,與張千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不過旬日,早已到了藍田。狂風大作,下雪飄飄,不能前進,文公就於馬上將雪作賦一篇。賦雲:
江梅飄雪賽茶芽,片片飄零如柳絮。隨風舞入紙窗來,錯認梅花零玉樹。雪者,世之瓊瑤,國之祥瑞。
一片呼為鴻毛;二片呼為風耳;三片為攢;四片為聚;五片為天花;六片為六出。雪也者,有升也;有降也;有味也;有氣也。其氣者,能颼冷目下之乾坤;其味者,能長來年之禾稼,妝成獅子低樓下。萬萬朵梨花滿架,裁就玉蝶翦黃沙。千千陣柳絮飛花,又不是楊花,又不是梅花。楊花舞,桂花香,梅花白。或翦風,或飄帶。寒風瑞雪鎖天涯,壯士征夫力怎加?彎弓著力弦難扯,銅刀響手靶難拿。龍鱗甲上鋪輕粉,錦繡袍邊灑玉沙。槍尖纓上飛楊絮,皂雕旗上舞梨花。
又有詠雪詩雲:
三冬瑞雪滿瑤天,豫報農家大有年。
廊廟江湖人共樂,不妨暢飲綺筵前。
吟罷,風雪愈大,人馬俱倒,端然不動。張千曰:“吾死於此地矣!從來不見此處人跡罕到,紛紛大雪,路徑昏迷,如何是好?”愈曰:
“遙見對山有一樵夫,隱隱而來,可問人家躲雪,明日早行。”張千曰:“如此天寒,尚有人打柴乎?”須臾,呼至麵前,愈以前言問之,樵夫曰:“汝是甚人?如此天寒地凍,在此何事?”愈曰:“吾是朝中一臣,謫貶潮陽,到此山中,迷蹤失路,冒犯老兄指教往前之路。”樵夫曰:“原來公宰至此,怎受苦楚。此去潮陽不遠,隻前麵道路崎嶇難走。”愈曰:“如何難走?”樵夫曰:吾有一詞,聽吾吩咐。詞曰:休上黃土峽,便是顛倒處。腳踏破底崖,手扳葛藤樹。手須扳得牢,腳欲踏得住。若還失了腳,送汝殘生去。轉過一重崖,側身挨過去。再轉一個嶺,便是虎狼遇。
樵夫歌罷,假睡沉眠,雪中而臥。愈曰:“此是癡人鬼說,何足信之。”此時樵夫見愈受寒不過,凍得魂不著體,半似人形。對麵不顧,倏然化作一陣清風而去。
總批:韓愈佛骨一表,忠諒有餘,功齊孟子而力倍。然終不能移憲宗之惑者,蓋不探其本,而直以事佛得禍為言也。豈不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