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請招討權退三十裏,吾自縛。”元裕大怒曰:“輒敢輕吾也!”叱左右推出斬之,將首級付從者書檄,令將回見王仙芝。
看檄曰:
唐詔討使大元帥曾公檄下王仙芝:
竊謂楚鄭列國,鄭伯尤肉袒牽羊迎之;吾乃天子上公,而賊子俞亮等欲使退兵,甚是無禮。二人老耄,傳言有失,已皆斬首。若事有未已,可更遣年少聰明者前來告複,稍若稽遲,悉皆誅戮。故檄。
王仙芝大驚,與眾共議。賊將曹師雄願往曾元裕寨中,說克日送大王到,定許開門納降。仙芝即命師雄到唐中軍。元裕坐帳上,左右叱師雄膝行至前,跪而告曰:“望招討暫息雷霆,容克日麵縛而降。”元裕曰:“軍士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不能守,當走。既皆不能,有降與死耳。汝等不肯麵縛,此決就死也。可洗頸待劍。”於是叱曹師雄令回報。師雄抱頭鼠竄而回,見王仙芝說之。仙芝驚惶,乃與賊眾是夜二更帶數百騎開城門望東南而走。仙芝見無兵,心中暗喜。行不到五更,山頂上一聲炮響,迎前一軍擺開,當先曾元裕,上有袁知節,下有齊元陽大喝:“反賊休走!”王仙芝急欲回馬尋路,後麵張自勉軍馬到來,左邊宋威、右邊楊複光軍馬四麵圍住。王仙芝下馬受縛,曾元裕視諸將曰:“吾前夜見流星墜於此地,曾有雲:‘五日之後,當斬仙芝於此地矣。’今應斯言。”遂喝令斬之。仙芝與曹師雄等對麵受戮。史官有詩雲:
賊子仙芝井底蛙,癡心恣意慕榮華。
不知身死鋼刀下,尤自貪圖作帝家。
當日勒兵恢複長垣。比及曾元裕到城下,唐兵盡已入城,誅殺仙芝餘黨二百餘人。於是出榜安民,令各官分地守把,重賞三軍。元裕奏凱班師,回入長安。後人有詩讚雲:
盡忠報國曾元裕,破賊黃梅大有功。
唐末英雄誇獨步,至今千載播高風。
總批:王仙芝若受中朝之封,授左神策之職,其榮貴為何如?而被黃巢迫脅,遂不受命;即或未能歸順,使不殺李範、史文龍二人,猶末至於今日也。是集自隋公楊堅於陳高宗大建十三年辛醜歲受周王禪即帝位起,曆四世禪位於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歲,唐將曾元裕剿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繼此以後,則有《殘唐五代誌傳》詳而載焉,讀者不可不並為涉獵以睹全書雲。萬曆己未歲季秋既望,金閶書林龔紹山繡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