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意林

作者:

學會給自己“打分”,這是一個業務員進步的起點。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有成就感嗎?進步了嗎?快樂嗎?如果沒有,或者不夠滿意,那麼,就需要認真給自己的作為打打分了。

從哪些方麵給自己打分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自由掌握,對於業務員來說,不妨從如下幾個方麵來衡量:

第一,為業績增長做了什麼?比如開發了多少新市場?推廣了多少新產品?提升了多少薄弱市場?這些工作於公而言,是你對企業的價值貢獻;於私而言,代表著你自己的進步。

第二,對市場和行業的認識提升了多少?“為業績增長做了什麼”反映的是一個業務員的營銷技能,體現的是你的能力;而“對市場和行業的認識”,反映的則是一個業務員的積澱。如果說營銷技能是業務員的“硬功夫”的話,那麼對市場和行業的認識則是業務員的“軟力量”。對大多數人來說,掌握營銷技能並不困難,那不是業務員間“差異化”的來源,業務員間的差異,最終是從對市場和行業的認識中形成的。對市場和行業的認識程度,決定了你最終能夠走多遠。

第三,對自己的行動控製加強了嗎?對業務員來說,應該明確地追求工作、生活的質量,而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能力控製自己的行動。用什麼標準衡量呢?主要有兩項指標:一是能否用最少的工作項目完成工作任務,這要求你對工作進行規劃,找到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事情,也就是說要牽到“牛鼻子”,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能否用最少的時間完成工作任務,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對自己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無論如何,對業務員來說必須首先做好業務工作,才能從容地做其他事情,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第四,自己的簡報水平提高了嗎?這是一個被很多人忽略了的問題,無論是在會議上的一個簡明扼要的發言,或者是一份言簡意賅的文字,很能反映你對市場、對業務的把握程度,反映你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很多人營銷能力提升緩慢,與對報告的輕視有很大關係——不總結、不思考、不提煉,就很難有進步。

第五,自己將多少企業能力轉化為了經銷商能力?企業必須將自己的能力轉化為經銷商的能力,而業務員正是這項工作的承擔者。也許你的個人能力不如經銷商,但你必須有能力向經銷商傳遞企業的能力。許多業務員滿足於和經銷商的個人關係,但這種關係是靠不住的,要不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看在我們個人關係上啥都好說,但這畢竟是我和企業的事情。”

第六,自己的情況公司真正了解嗎?對業務員來說,外部溝通決定你的業績,內部溝通則決定你的晉級和晉升。在小企業,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很容易被發現,但在大企業就未必如此,缺乏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的業務員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如何運用一切可行的溝通渠道,盡可能充分地溝通和展示自己,就顯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