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翔
畢業後的這幾年,大概是我成長最快的時間,截止畢業前的二十幾年,似乎都沒有這短促的時光來得要猛烈。
回頭去想自己這一路到底做了些什麼,最終明白隻有寫下的這些文字才可以見證我成長的軌跡,從乳臭未幹到獨當一麵,從矯情造作到直抒胸臆,光是看行文之間的脈絡,就能得知我心境的變化。之前喜歡用繁複華麗的句子來鋪陳描述,現在則是完全沒有辦法去營造那樣的氛圍,覺得如果有些事情不能夠一口氣好好講出來,就會喪失了故事的新鮮感和有效期,情緒是在過程中逐次發酵的,但表達則不然,就像是做人可以深謀遠慮,但表現在別人麵前的,最好還是純粹簡單。
如果說畢業這些年真的遇到了多大的事情倒也沒有,從小到大經曆的事細數起來比現在確實要多得多,但是真正成長的是,終於靠身邊的一些人,看過的一些事明白了過去十幾年都不曾想通的道理。
十年前,第一次執筆寫故事,寫在一塊五毛錢的筆記本上,用鋼筆,一筆一畫,熬更守夜,為的是博得身邊閱讀者的一抹微笑,往往處心積慮,卻又適得其反,沒想過未來有一天會依靠寫作而活,十年後,在鍵盤上敲打著自己心裏最想表達的內容,已經不會再去在意流量和點讚數,反而無心插柳,寫的文章成了大家喜歡的東西,甚至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有時候,越是刻意,似乎距離想要的東西越遠,放下一些,反而走得輕快,生活與寫作都是如此。
初中的時候,迷戀王家衛,喜歡《東邪西毒》,一直想要爬到山後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大學的時候,在湖南念書,聽齊秦的《外麵的世界》,卻不懂歌詞中到底包含著什麼。畢業之後工作的第一年,坐在回家的出租車上,聽到播音dj解讀李宗盛的《山丘》,立馬豁然開朗起來。
我以前覺得,夢想,就是要跋山涉水去很遠的地方。
現在才慢慢懂得,夢想,是堅定不移地守住你來時的第一步,而非信馬由韁。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我一邊宣傳上一本書,一邊和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們講述自己過去二十幾年的故事,看著台下的他們,不自覺地想起多年前同樣坐在台下的我,聽著學長學姐的諄諄教誨,幻想著長大成人後的自己,可以依靠雙手去打造自己不一樣的青春。
很多同學問我,到底怎樣才能夠和別人不一樣。
我說,敢做你自己,就已經和別人不一樣了。
好多個夜裏,我和幾個朋友在上海的路邊吃東西喝酒,說起畢業後這些年的故事,每個人都曾迷茫無助過,但又繼續堅持著向前的道路。大家都沒有後悔過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不管是堅持還是放棄,總覺得此刻的自己沒有那麼糟糕,也沒有那麼優秀,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好在一直做著自己想做的事,窘迫過,狼狽過,但灰頭土臉的日子,最能被時間變成鑽石。
以前認為,光鮮是做給別人看的,現在知道,光鮮是要留給自己的。
平時一直不敢給父母打電話,特別是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擔心語氣中露出馬腳,為了讓父母不擔心,越來越少在朋友圈裏發狀態,把開心的事情拿出來說,難過的事從來隻放在心裏。
越長大越覺得,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應該讓愛你的人放心。
我認識的人裏,大多數和我一樣,擁有著遠大誌向和抱負,他們甚至比我更加孤注一擲、努力向前。
好多人想要聽我說那些迷茫的青春,找到一絲共鳴,也有好多人想知道,我那些黑暗的時光又經曆了什麼樣的事情,我想,尚未踏足社會的你,一定憧憬著電視劇和小說裏那些光鮮的生活,一定也擔憂著現實的不堪和黑暗與坎坷難行的前途,不管如何,我希望能夠把我知道的一些故事都告訴你們。
這本書,隻是想告訴你們,前路漫漫,你為夢想拚搏,踽踽獨行,不過是邂逅一個通透事理的自己。
201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