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受傷的不隻是蘇祿汗,不隻是伊捺副汗,同病相憐的還有吐蕃讚普。
曾幾何時,吐蕃讚普赤德讚祖異常自信,能做的他都做了,不能做的他也做了,強大的吐蕃軍再加上天衣無縫的計劃,他毫不懷疑他所看重的主帥燭龍莽布支會將公主和勝利的消息送回來,同時帶回來的還有馬匪的首級。吐蕃公主不是誰都可以搶劫的,誰羞辱了吐蕃人,他必定要十倍回報對方,他確實如此做了,卻難以置信地失敗了,燭龍莽布支再也回不來了,他的兩萬大軍再也回不來了,潰逃回來的貝倫讚帶來了讓他吐血的悲劇。
讚普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他的兩萬餘大軍到最後隻剩下可憐巴巴的千餘人,而公主依然在對方的手中,這是吐蕃前所未有的恥辱。恥辱感與悲憤感以一口鮮血的噴湧爆發,將讚普擊倒,倒在小勃律的孽多城。
小勃律君主蘇失利剛與吐蕃讚普達成聯姻的意願,蘇失利自願成為讚普家的郎子,才高興沒幾天他就被嚇壞了,要是來此做人質的讚普一命嗚呼,他的罪過就大了。似乎連老天爺都不幫他,突然刮起了暴風雪,將山路封鎖,讚普就算想回邏些城也無法成行了。
讚普好不容易醒來,等候在讚普床前的貝倫讚繼續打擊他。李懷唐讓他回來告訴讚普,要想釋放公主還有數百名的吐蕃俘虜,吐蕃人必須釋放所有的唐奴,全部送回大唐境內。本來李懷唐是想多抓幾個份量重的俘虜的,可惜的是燭龍莽布支不甘受辱,最後關頭拔刀自戮。
並非李懷唐不想收攬人口,從吐蕃到寧遠城千山萬水之遙,要吐蕃人再護送一大批過來不現實,隻會害死那些老弱,在呂尚卿的建議下,李懷唐勉強同意了貝倫讚的哀求,隻要釋放在吐蕃的唐民回大唐安西的疏勒鎮即可,這個功勞他打算送給安西副都護趙含章,和他做一個物資交易。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作為勝利者,李懷唐同樣高興不起來,武騎軍的傷兵占滿了軍營,把史一望和他的學徒,還有烏絲一群女兵幾乎給累壞了,全城的烈酒和傷藥告急。
即使還沒有人將缺醫少藥的困境告訴李懷唐,他也能或多或少的猜到實際情況。將士們的傷勢牽動著李懷唐的神經,甚至連蘇小娘纏綿的時間都沒有,傷口才處理完,李懷唐帶著蘇小娘冒著風雪趕到武騎軍的軍營看望傷兵。
其時,武騎軍的軍營已經竣工,厚實的營房擋住了凜冽的寒風暴雪,禦寒的衣物柴火齊備,倒也不用擔心將士們被凍傷的情況出現。
見到李懷唐攜夫人同來,將士們都很激動。在士兵們的傳言裏,紫紫夫人曾經因為照顧傷兵而差點遇難,再加上蘇哈伊爾不遺餘力推波助瀾般宣傳,蘇紫紫的經曆越傳越神,士兵們對於這位女神一般的夫人甚是敬重。
“上將軍,我沒事,再過幾天又可以跟隨你出征了。”
公孫文遠第一個咧嘴嘻笑。他的手臂與李懷唐一樣中了箭傷,小腿上也挨了一刀,幸好傷勢不重,而且武騎軍隨軍攜帶的物資裏也備有酒藥,傷口不至於惡化。
“誰說要出征?”
李懷唐嚴肅瞪眼佯怒:“都給我好好養傷,放心養傷。該得的獎賞絕不會少,傷重不能再從軍的依然還是我李懷唐的兵,還是寧遠鐵騎的一員,隻要寧遠城還在,就有你們的一席立足之地。”
對於重傷者的安排直接關係到軍心士氣,李懷唐不敢有絲毫懈怠,不能複員的傷兵其實也是一種財富,李懷唐打算成立一所後備軍培訓營,從各軍中挑選一些將士以及部份這樣傷愈老兵充當教官,將他們的經驗傳授給新兵,幫助新兵迅速成長,提高他們在戰場上的存活幾率。
傷退老兵的去處還包括城內的守衛官,“隨風”組織等。他們身體的傷殘無損本身隨軍練就的經驗,膽量以及警惕性,而這些都是守衛官和細作隨風人員所必備的素質。
將士們很感動,很欣慰。在軍中吃飽穿暖,功有獎賞,傷有醫治,殘有後路,就算是戰死,也有補償金,毋須擔心家人的活路。對寧遠鐵騎良好的待遇最有感觸的非新歸莫屬,這一次,受到感觸的是屠步烈和他帶來的數百馬匪,這更加堅定了他們留在寧遠城的決心。
“衛安國呢,他怎麼樣?”
李懷唐最擔心的是衛安國,他的傷勢頗為嚴重。
公孫文遠答道:“上將軍請放心,史先生說衛將軍他是失血過多而昏迷,數個創傷都不致命,好好休養就不會有事的。”
“嗯,帶我看看去。”
看完衛安國,李懷唐又遇見白孝德,這個第一次見麵就要求比試武功的小將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王子殿下,有興趣留下爭取五星勇士沒?”
白孝德的身份是龜茲國的王子,除了他這個特殊的身份,還有初次見麵的別在他腰間的兩顆吐蕃人頭顱和他初生不怕牛犢式的挑戰引起了李懷唐的注意,也因此起了招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