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敢言退者死!(1 / 2)

無論是王珙,抑或李隆基,還是許多將士,此刻心裏多了幾個疑問:僅有三百騎的李懷唐究竟是如何擊敗五千突厥人的?同樣麵對著五千敵騎,為何戰果相差有如天壤之別?莫非待遇不同,他所遇到的都是土雞瓦狗?

左賢王的試探性進攻退去,戰鬥暫時結束,羽林軍的重步兵死傷過千,敵騎估計傷亡多一點,不過他們有一半是倒在衝鋒的路途上,公允來說,如果不借助遠程打擊武器的幫助,恐怕羽林軍已經奔潰。

“可惜我們沒有帶陌刀來!”

李隆基歎息,看樣子有點懊悔的意思。

輕騎兵最大的克星是陌刀,京畿部隊身材高大者少,陌刀隻裝備到胡人較多的安西軍。問題不在裝備,同樣的條件,寧遠鐵騎可以創造一場完勝,絕不會讓敵騎輕易撤退。論士氣,作戰意誌與戰鬥技巧,羽林軍相差太遠。

看來,和平非軍隊的福音,軍隊不時需要戰火磨礪,否則會被暖風熏成豆腐軍。

小試鋒芒之戰結束,雙方忙著調兵遣將,準備應對更強的暴風雨。

低沉的牛角號聲中,大量的敵騎在集結。這一次,左賢王動真格了,唐軍的表現令他欣喜若狂,弩箭並無預計中那般密集,意誌尋常,戰力平庸,戰而勝之的把握很大。

左賢王非猶豫之輩,看準時機立刻砸出手中的大半籌碼,頗有揮灑千金的豪氣。

五千騎鬧出的動靜尚且令王珙之流的初哥驚慌失措,數萬騎策動,聲如奔雷,鬼神變色。

這一次,突厥人的意思很明顯,全麵攻擊打算畢全功於一役,一舉擊潰唐軍。

如果回到昨天,李隆基肯定會怒斥對手蚍蜉撼大樹之舉,但是,經過剛才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他那天然優勝的自大心理已蕩然無存,甚至悄然被一股莫名的恐懼取而代之。

胡人太凶殘野蠻了,能勝之嗎?

對於紅旗到底能扛多久這個命題,顧問李懷唐的回答是:陛下,快下令發弩箭吧,全部一起放。

李隆基如夢初醒,揮揮手示意傳令兵行事,說話會泄露他心中的恐慌。

唐軍的弩陣還是很強大很恐怖的,比寧遠鐵騎所裝備的弩箭更變態,單是床弩就有六百多架,一次可釋放六千支弩箭。

六千支弩箭升空,從遠處望去,如烏雲蓋頂,極其生動。從左賢王,梅錄啜等人的瞠目結舌中可知效果非一般的震撼。

該死!漢人太狡猾了!

左賢王驚怒交加,為唐軍之前的故意隱藏實力而憤怒,為唐軍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而震驚。這一輪箭雨吞噬了至少上千名突厥勇士的生命。更多的驚怒接踵而來,伏遠弩,臂張弩,步弓,相繼表演,其密度均較第一次所展示的要密集,從中間突進的突厥騎兵死傷慘重。

“漂亮!”“殺光他們!”

站在高台上,李隆基為己方弩陣取得的戰果感到興奮,差點就手舞足蹈了。王珙更是激動,口出狂言,表示回去要搞個床弩大躍進,少說也弄個八千上萬架玩玩。

喜悅隨著進入短兵相接階段而減弱並消失,隨之而來的是緊張與擔憂。時間在消逝,憂心彌重。

相對於未曾經過戰火考驗的羽林軍和大部份龍武軍而言,突厥騎兵的戰鬥力太過強悍了,裝備上的優勢亦未能抵銷這種差距。肉搏戰下,唐軍的傷亡遠超突厥人。

每一個眨眼,都有死亡。敵人的,己方的。

從屍體堆中被挖出來的孫貴又遇上了生死考驗。作為新任隊正,他率領被打殘混編在一起的一百五十人站在重步兵陣第三排正中央。

仿佛是第一場戰鬥的翻版,第二場同樣激烈殘酷,僅一頓飯的功夫,最前排的重步兵完蛋了,第二排支撐的時間稍微長了點點,不過依舊未能逃過七零八落的局麵。

孫貴奮勇頂上,他怕死,卻更想死,父親慘死的一幕無法淡出他的記憶,腦海裏被複仇的欲望所占據。他手裏的兵器換成了父親使用的長矛,瞄準機會,長矛一送,刺穿一名被屍體絆個趔趄的騎士的身體。或許是死不甘心,敵騎死死抓住槍杆,孫貴無法抽回。旁邊殺出一騎,揮舞著狼牙棒,一棒擊退擋路的盾牌,借著反彈的力道掃向孫貴。

解脫了!

孫貴閉目,又想起母親,還多了一個父親。

什麼也沒發生,除了奇跡。

依舊是一把長矛將敵騎刺倒。

父親顯靈?

非也。

救命者,田旭也。

田旭是田村府兵的唯一幸存者,他能活下來,簡單歸功於運氣是有失公允的,在寧遠鐵騎裏當雇傭軍的一年時間裏曆練出來的能力與經驗成了他活命的本錢。

因為皇帝不喜李懷唐,所以與寧遠有關係牽連的田旭在軍中受到了打壓,即使首戰立功,也僅是隊正副職。錯有錯著,田旭的不得誌救了孫貴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