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從天空朝著拉比斯蘭大陸的方向瞻望,可以看到一條蜿蜒綿長的銀色亮帶自西北至東南方向延伸,這就是拉比斯蘭大陸的人民稱之為“神之賜福”的烏密河。
烏密河發源於拉比斯蘭西北部的斯穆拉山脈。那裏氣候寒冷,終年積雪,寥無人煙。這條母親河縱穿整個大陸,幾乎所有的子民都是靠其無數支流的哺育而生——她的幹流是這個大陸之中一道天然的分界線,從不流經其中任何一個國家——除了地處大陸東南角落、東臨波波西亞海的提蘇達那。
據伊曆記載,提蘇達那仿佛是整片大陸的曆史發源地。那裏最早形成了拉比斯蘭的“易行文字”,也是最早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的國家。伊曆183年,七位身份不明的神秘青年進入王宮,輔佐當時年幼的國王治理江山。從那以後,位於烏密河下遊、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的提蘇達那開始全麵充分地展示她的潛力——農業、手工業、紡織業、建築業、冶煉業、製造業迅速崛起,並因此帶動了商業的飛速發展;同時與周邊國家頻繁往來的外交政策也使其在整個大陸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伊曆440年,特裏姆尼斯五世即位,這位野心勃勃的國王攜同他身邊的七大賢士(也就是提蘇達那傳說中一直世代伴隨帝王左右的“神諭之子”)幫助西邊的尤裏國平息了叛亂,並資助了數以萬計的饑荒人民,扶持了芨芨而危的王室,在尤裏國人民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兩年後,尤裏國再次發生政變,由一些反叛分子和百姓挾持傀儡國王來到提蘇達那,請求特裏姆尼斯五世將兩國合並,並表示願意歸從他的統治。這在當時的其他國看來無論怎樣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特裏姆尼斯五世去世後,他的兒子娶西維達公主特蕾瑞娜為後,並與可什拉國締結同盟關係,在其晚年又通過和平演變的方式順利將這兩個國家納入自己手中。至此,原小小的提蘇達那已成為一個擁有四國領土,經濟、政治、軍事實力雄厚的大國,被人們列為拉比斯蘭大陸的四大強國之一。特裏姆尼斯六世將國家正式改名為“赫裏裏亞”(意為“與神同在”)後,他本人也改稱為“赫裏裏亞一世”。
在那樣一個充斥著暴力與霸權、腥風血雨的年代,和其北部的三大強國——貝加、密西爾和喀耳相比,赫裏裏亞的疆域拓展史可就來得簡單平和得多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直有一種力量在庇護著這個國家,使其不受自然災害和外界侵擾的惡劣影響。各國人民把他們的疑惑全部回溯到從伊曆183年開始的傳說上。於是拉比斯蘭大陸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赫裏裏亞有七位神將,他們不斷輪回轉世守護著這個國家的曆代君王;隻要七大神將不消失,赫裏裏亞就不可能滅亡……
但這個傳說隻是在其他國家裏產生了深遠而長久的影響,神將的形象在赫裏裏亞本國人心目中正隨著曆史和時間的洪流逐漸淡去,關鍵原因是聽說近幾代的君王身邊不知為何總沒有聚齊七大神將,而由此帶來的的是因人心恐慌而導致的不安和摩擦的前兆。人們隱隱感到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是不是經過那麼多次的輪回,神將們的神力變弱了?但他們對王室內部的事一無所知,隻是揣測著、期待著這個有著“與神同在”稱號的國家能夠一如既往地繁榮、安定下去。
但是這個神話最終在伊曆912年被一場席卷整個拉比斯蘭大陸的可怕瘟疫打碎了——赫裏裏亞的部分人民也未能逃過此劫。
同年,赫裏裏亞王後產下了一名女嬰,取名為伊妲絲·h·普金迪那·赫裏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