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碎片

四川甘孜縣漢人寺發現元代壁畫

四川甘孜縣漢人寺,近日發現元代老壁畫。漢人寺是中國唯一保存較好的元代麻哈噶拉廟,寺內大殿內層部分元代牆體上,有幹餘個用金線描畫的麻哈噶拉(大黑天)神像,是典型的元代作品。

蒙元時代,由於國師噶、阿寧膽巴(1229—1303年)的提倡,麻哈噶拉被作為“戰爭之神”崇拜,膽巴國師家鄉在今石渠鄧柯,元代稱為“旦麻”。元朝在這一帶設立“左翼蒙古、漢軍萬戶府”,萬戶府下設的“達魯花赤”(鎮守使)負責領導蒙、漢軍隊,可能是出於對“戰神”麻哈噶拉的敬畏和崇拜,他們造此漢人寺以供之。據文獻記載,該寺的功德主應該是忽必烈之子、太子真金(1243—1285年)。

廣州鬧市現2000年前水井40眼

廣東省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對外宣布,在該市一工地清理出從東漢至民國時期水井40眼,發現了大型漢代木構水渠和唐末五代時期大麵積墊土等重要遺跡,並出土了可修複文物約400件。

水井大多為圓形井坑,木構方形井圈,井內伴隨出土有罐、直身罐、缽等器物。木構水渠呈由南向北走向,考古專家推斷該水渠主要起排水功能,水渠裏麵散落著不少出土的方格紋陶罐、釉陶雙耳罐等器物和碎片。發現的建築墊土層,不少於600平方米,墊土層以山崗土填埋,平均厚度60厘米,墊土麵上還發現有兩個長寬1米左右的方形磉墩,間隔約3米,另外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柱坑。該發現對研究廣州古城的發展變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雲南省陸良縣薛官堡古墓群出土2000年前文物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雲南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考古工作隊,對雲南省陸良縣馬街鎮薛官堡村委會發現的青銅時代古墓群,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考古發掘。薛官堡古墓群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曾陸續出土過一些文物。考古專家們初步推斷:此處古墓群應為距今2000多年的青銅時代遺址。

這次正式的發掘,已經陸續出土了青銅斧(生產工具器)、銅戈(兵器)、五銖錢、寶玉石等文物。不過,目前發掘出土的多數是小件古物,尚沒有比較大件的東西。其中一些標有“五銖”兩個字的古物,初步判斷是漢代比較典型的五銖錢文,距今已20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工作,有助於對爨文化起源進行深度研究。

四川理塘冷穀寺發現唐宋時期珍貴文物

近日,四川理塘縣冷古寺內保存的一批文物被證實係唐宋時期珍貴文物。

冷古寺位於理塘縣西邊,傳說是觀世音菩薩的聖地。“冷穀”意為聖地之門,該寺創建於公元1164年。

該寺院內有一件高約70厘米的木雕十一麵觀音像文物,係漢地製作的盛唐時代作品,大約在公元8世紀,早於寺廟建院300年。而國內最早的十一麵觀音雕像在龍門石窟,是武則天時期雕造的。另一件木雕祖師頭像,雙目下視,口唇微閉,表情莊重,麵部殘存著彩繪和刷金,是一件十分傳神的藝術品。

新疆庫車首次發現三國時期太平百錢錢幣

新疆庫車縣一工程中,近日發現大量古代錢幣,主要為五銖錢、剪邊五銖錢、龜茲無文小銅錢、貨泉、大泉五十、龜茲小五銖等,累計數量達1.4萬枚,是庫車迄今發現古錢幣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次,在新疆曆史上十分罕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國時期的“太平百錢”。

太平百錢是中國古代貨幣之一,鑄造時間為三國時期,常見的麵文有“大平百錢”,“太平百金”,“世平百錢”,“太平金金”等,意求“太平”而值當“百錢”。

“太平百錢”多在蜀漢故地,在龜茲古城發現一枚三國時期的古錢幣,目前連專家也無法解釋,或許隱藏一種神秘的聯係,專家將在下一步展開對古幣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希望能解開這個未知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