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正賽之期(1 / 2)

趙小姐眼見三人又要說翻,趕緊出來打圓場。“依我看,反正咱們現在也湊不夠數了,多徐兄一個少徐兄一個,也無關緊要。不如明天咱們便跟唐轍攤牌,他要是同意咱們三個人參加,咱們便搏一把,要是不同意。那樣取消比賽的責任便不在我們了。你們看怎麼樣?”

眾人不再說話,於是,比賽的方案便暫時這樣定了。

接下來,大家又討論了一下,明天出場的次序。決定由楊舉排第一,俞仁緊跟其後,盧象升排末。

一切準備停當,大家各自回去睡覺。

第二天,剛剛辰時,吳山腳下的空地上,便聚滿了人。這些人有序的分了兩層,內層多數都是身穿文士服的讀書人,比七天前在雲間茶樓又多了好幾倍,也有少數是穿著綢緞的鄉紳。

而外層,人數比內層又多了一兩倍。不過,這些人看上去多數都是些沒有多少身份地位的普通市民。

俞仁沒有想到,一場書生之間的賭約卻引來如此多人的關注。他哪裏知道,這都是因為東林黨在民間的聲望太高,他幾乎就是普通市民和鄉紳們的代表。也因為如此,東林黨的支持者中,以各地的鄉紳和普通市民為主,這其中,絕大多數又都在東南數省。

究其原由,主要還是東南數省這些年來,商業發展極快,海外貿易發展也很快。可以說,在東南數省,農業已經逐漸淪為了次要地位,而工商業近些年,已經逐漸發展成了社會的主體。

可是,在大明的官場,大家還仍然習慣性的將手工業者和商人看作是社會的最低層。在大多數的朝中要員眼裏,這些人都是些可有可無的社會階層。然而,東林黨卻是其中的異類,他們向來比朝中任何黨派都更重視也更關注,這一批新興的手工業者和商人。

東林黨當年的開創者顧憲成和其他七君子中的五人都是南直隸一帶的人,他們自小耳渲目眼,看到的盡是東南工商業的繁華,自然而然的便更加的重視。也因為如此,聽說東林黨的代表要與萬鬆書院比賽,杭州城裏的鄉紳和小商人、手工業者們,大家都自發的相互傳告,要在這一天,到吳山腳下來給東林一些支持。

俞仁簡單掃視了一下,全場隻怕不下五千人。

這群人圍了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在東南角的稍高山坡上,俞仁還看到幾個書生用竹杆挑了幾個條幅。上麵有寫:“東林必勝”的;也有寫東林黨那一幅最有代表性的“風聲雨聲讀書聲……”的對聯的。

而東北角上,較高的地勢則被萬鬆書院的一群“粉絲”們給占據了。他們的手裏同樣握著一大堆的如“萬鬆第一、萬鬆無敵”之類的標語。

俞仁幾人早早的便到了地方。卻遲遲不見唐轍跟他們那班選手出現。眼見辰時已到,大家正等的有些不耐煩。有人便開始小聲議論起來:“是不是萬鬆書院怕輸,不敢來了?”

正說著,便聽到外圍一陣開道的鑼聲,然後便看到一頂大轎向著場中走來。跟在大轎後麵的,正是唐轍等一眾萬鬆書院的學子和李顯忠跟他的手下家丁。

大轎在場中落下,從裏麵走出一位四十上下的麵白無須的中年人。此人一下轎,一旁的唐轍便趕緊向眾人介紹起來。

“各位朋友,非常感謝大家,今天能夠來看我們的比賽,感謝大家對我們萬鬆書院的支持。”唐轍很無恥的做了這麼個開場白,一下子便把在場的觀眾都劃成了他們萬鬆書院的支持者。

“其實,這隻是一個我們萬鬆與東林的小比賽。榮幸的是,我們府學的教授溫大人也十分關心此事,因此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特意來給咱們做個見證。下麵,就請我們的溫大人跟大家說幾句。”

這一招還真的是大大的超出了眾人的意外,本來隻是士子們之間的口頭約定的比試,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會引出一個朝中官員到場作證。雖然府學教授,看上去品級並不高,才隻比知縣高一級。可是,由於他的特殊身份,一向來在士子們的心中極有影響。而這位杭州府的溫大人,更是全國府學教授中比較有名望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