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一定的事情好吧!你難道不知道嗎?咱們皇上這次所以能夠順利繼位,靠的就是咱們東林黨的幾位大人啊!如果不是楊漣楊大人拚死力爭,咱們皇上隻怕現在還在那個姓李的女人的掌握之中呢!
你沒聽說嗎?先皇過世那天,皇上那是楊大人帶頭,劉閣老、周尚書還有英國公幾個一起從那個姓李的女人手裏硬搶出來的。要不是幾位大人拚命,皇上哪能如此順利繼位。
不過,雖然把皇上搶出來了。但是那個姓李的女人卻還是賴著不走。說什麼皇上還小,先帝臨終時托她照顧皇上。這些都是鬼話。你想,她既不是皇上的生母,又不是先帝的皇後,聽說皇上的生母都還是她暗中害死的。現在她卻說什麼要照顧皇上,這不是明顯別有用心嘛!
可是皇上才十六歲,一向又讀的書少,哪裏懂這些。
後來聽說還是咱們的左光鬥大人寫了一篇奏折,硬是把她給罵出去了。
你想,咱們東林人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皇上怎麼可能不重用。依我看,他們浙黨馬上就要靠邊站了。方從哲這老家夥占了首輔的位子好幾年了,也該給咱們的幾位大人挪位子了。”
那書生說到這兒,口沫橫飛,神情激動,好像馬上要受到皇上重用的人是他一樣。
“那,據李兄看,這接下來的首輔大人,應該會是誰呢?”
那書生以手撫須想了想道,“要是論功勞,楊漣楊大人自然是功居第一。而且,以楊大人的才學,當這個首輔也綽綽有餘。但是楊大人必竟還年輕,在他前麵還有那麼多咱們東林黨的前輩,不說趙南星、鄒元標這樣咱們東林的巨頭了,就是周嘉謨、孫如遊幾位大人,那資曆也比楊大人要高的多。所以,以我推測,就是皇上想讓楊大人當這個首輔,楊大人也是必會推辭的。
聽說先皇在位時,便已經征召趙南星和葉向高兩位大人進京了。最有可能當這個首輔之職的,不是趙大人,便是葉大人。”
幾個書生的議論聲音很大,樓上的一眾茶客聽到他們議論未來首輔的人選,也都屏住了呼吸。這也正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如此,咱們大明帝國又要回到中興的道路上了。有咱們東林的幾位大人輔政,我相信,不出五年,遼東的那些女真人便隻能重回他們的山林舊居,過他們的采摘獸獵的日子了。”
幾個書生談到高興處,一麵大笑,一麵舉杯相賀。
俞仁聽到最後幾句,終於忍不住發出一聲冷笑,他笑這幾個東林書生的膚淺與輕浮。雖然俞仁也承認,東林黨的這幾位大人都很有才,很有能力,但是要想在五年之內解決已然強大到可怕的女真人,又豈是那麼簡單。這些書生之言,實在有些幼稚的可笑。
那幾個書生正談的高興,倒也沒注意到俞仁的冷笑。
但是,與他同坐一桌的中年人卻聽得十分清楚。中年人壓低了身子向俞仁輕聲道,“這位小相公不認可他們的話嗎?”
俞仁冷笑一聲,道“朝政大事,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要想在五年之內解決女真人,又豈會這般容易。女真經過他們的酋首努爾哈赤幾十年的努力,如今已有甲兵近十萬,就算是像熊廷壁那樣的猛人,也隻能采取以守為攻的戰術。我大明又還有哪位高人,可以在五年之內解決徹底打垮女真人的呢?”
“聽說永平的按察使袁應泰大人十分精通兵事,東林幾位老大人有意以他取代熊大人經略遼東吧!有人說熊大人的以守為攻的戰術,說白了,就是膽小怕事,不敢跟女真人打。這樣子下去,遼事何時才能結束。”那人道。
聽到這話,同桌的另一名中年人忍不住插嘴道,“這都是無知之言。熊大人雖然是以守代攻,卻並不是沒有收獲。就在月餘前,女真人乘先帝初登大位之機,帥兵進攻沈陽,熊大人親自臨陣督戰。女真人還不是無果而終,最後隻得收兵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