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姻親(2 / 2)

可魏越的缺點、優點,賈詡有必要給李儒詳細解說?

昨晚的事情,在事前賈詡、李儒及一眾四府掾屬,及魏越、袁紹來看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結果硬生生出現了,歸根結底非要揪出一個第一責任人,那麼這個人隻能是魏越。

袁紹十九歲時就做了濮陽長,比魏越早出仕十年,從各方麵來算怎麼也能算是魏越的前輩、先達,可魏越竟然要與袁紹爭氣,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下午時,袁紹就借故離開大將軍府,鬱鬱寡歡返回袁氏老宅。

東明都亭元熹裏,袁氏府邸。

繼承父親袁逢安國亭侯爵位,如今官居侍中的袁基正休養在家,安國亭侯是袁湯掙來的,袁湯傳給袁逢,袁逢病逝後又傳給袁基。

至今無子的袁基基本上很難再生出繼承人了,袁基與袁紹體貌相近又脾性溫和,故這對兄弟之間的感情深厚。因此袁基有意收袁譚為嗣子,使得袁紹更為感激袁基,畢竟袁紹已經過繼給了叔父袁成,在宗法上是袁基的堂弟。如果今後袁基意外早逝還沒確立嗣子,那麼袁術的子嗣過繼給袁基則是必然,因為袁術在宗法上是袁基唯一的弟弟。

現在袁基還活著,自然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嗣子,反正袁紹、袁術論血緣都是他的同父異母兄弟,他選誰的兒子做嗣子都不存在血統上的問題。唯一的問題就在於袁術能否接受,畢竟袁基無後,意味著袁氏宗族必然會落到袁術及其子孫手中,袁紹一係隻會淪為旁支而已。

至於他們三兄弟的叔父袁隗一係,袁隗已經沒機會了,袁基三兄弟已經成長起來並能獨擋一麵,而袁隗的兩個兒子還年少,根本無力與袁基三兄弟爭位。再說了,袁隗的兩個兒子今後能否成器還是個問題,所以袁隗私心再大,也不會限製袁基三兄弟擴張勢力。

如果說袁基三兄弟不成器,又或者內訌不已,那麼袁隗自然會是另一種態度了。

所以,因為曆史遺留問題和實際情況的優化選擇,袁隗與三個侄兒情同父子也算一則美談,隻是與另一個侄兒袁遺的關係就平淡了很多。

袁紹實言相告,令袁基也是鬱悶,完全可以避免的問題,竟然因為意氣之爭而惡化,十分的不必要。

有些不敢確信,袁基真的沒見過脾氣如此惡劣的人,再三詢問:“果真不曾言語一句?”

“休說是話語,這豎子自始至終不曾正眼看弟一眼,殊為可憎。”

袁紹並未添油加醋,神情抑鬱含怒,忍不住又罵道:“極端無禮!如此乖戾無狀之輩,此生首見也!”

本該順利的事情辦砸了,問題根源在魏越身上,可長輩、同僚又該怎麼看他袁本初?

魏越初來乍到之人,鬧出點事情是少年銳氣無可厚非,可他袁紹呢?難道一點忍讓的胸襟都沒有?

少年有少年的劣勢,也有優勢,袁紹的年齡優勢也會成為劣勢。

如果袁紹的資曆再老十年,那所有的指責隻會落到魏越身上,可袁紹就差那麼十年的資曆。

魏越不給麵子讓袁紹很憤怒,事情辦砸後的不利風評必然傷及以往積累下來的形象,這才是袁紹憤怒的根源。

袁基撫須沉吟,又沒傷到他的根基他自然能冷靜看待此事,想笑又不好笑出來,就說:“蔡伯喈次女蔡昭姬隨魏揚祖北上,今借宿承德園多有不便。不妨設宴相邀,屆時叔父在座,容不得魏揚祖肆意妄為。”

說著袁基起身,對老仆招招手將準備晚宴的事情安排到三日後,繼續對袁紹說:“此子大膽,該讓他多見見天下英傑,否則目中無人樹敵無數,白白可惜了這一身才華。”

蔡琰跟汝南袁氏有親戚關係?

有,但不近,倒是與陳郡袁氏血緣非常的近,那位依舊坐鎮關中的執金吾袁滂,是蔡邕的親舅舅,即袁滂的妹妹是蔡邕的母親,蔡琰的祖母。從袁氏那邊來算,袁滂是袁隗從曾祖,換算到蔡邕,即蔡邕是袁基、袁紹兄弟曾祖級別的。

那麼,蔡琰則是袁紹兄弟的遠方祖母輩的姨奶奶……好奇怪的稱呼。

這一切隻能怪汝南袁氏父子更替太快以及陳郡袁氏生長緩慢,更主要的原因在於袁滂的高壽。袁滂若死,汝南袁氏在宗法上才能得到解放,否則陳郡袁氏的姻親換算輩分時,會比汝南袁氏大個兩三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