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命石守信領百艘戰艦為水路左軍,李繼勳領戰艦百餘為右軍,自己則帥其餘水軍從中路策應。周國戰艦皆為精良,吃水頗深,浩浩蕩蕩,已駛入那兩岸高聳的水域。趙匡胤又令劉廷讓領八十餘首快船,突進在前,為各主艦開路。
莫州刺史古力牙聞周軍來犯,也親臨前線到了益津關上。他此時人在關上,見周軍水師聲勢浩大,便向屬下問道:“敵軍勢大,如何迎敵?”一眾屬下早已被周軍這如龍水師嚇得膽寒,無人敢答。
卻聽一身材魁梧,麵相凶狠的將領道:“刺史大人,敵軍縱然勢大,但我軍有天險可依,也不見得真怕了他,末將願領水軍出擊。”此人名為蕭琊,不過年約二十有餘,但現已是益津關的守關統領。
古力牙見蕭琊說得信心滿滿,心頭為之一振,喜道:“蕭統領,不虧乃蕭家之後,忠勇無雙。好!本官就命你帥關內水軍出戰迎敵。”那蕭琊俯身領命,便下了城牆,召集水軍而去。
趙匡胤見遼國水軍破水而來,急命劉廷讓的前軍迎敵,又遣石守信與李繼勳的左右水軍,夾而攻之。
遼人多以草原遊牧為生,生來善騎精射,然對水戰卻是不熟,兼且北方草多樹少,造船木料也不及南方。兩方交鬥不足半個時辰,蕭琊便感不敵,命水軍撤回回彎之中,又朝屬下令道:“快快,發號。”
一旁屬下得令,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信號彈,衝天上發出。那一發衝天煙彈剛一發完,隻聽兩岸之間,傳來滾滾雷聲,無數巨石如山崩地裂,從岸上滾下,盡朝周軍戰艦砸來,頃刻之間趙匡胤的水師便被砸沉十餘艘。
“傳令後撤。”趙匡胤早知敵軍有此一招,急命人道。“且慢......繼續下令追擊。”趙普撚須一笑,一旁說道。
趙匡胤知曉其用意,歎道:“為此一計,卻要白白犧牲多需將士。”趙普勸道:“若不如此,犧牲的隻怕更多。”葉清歌站在一旁,見黃河之上,浮屍遍野,他平生第一次經曆如此慘烈的戰爭場麵,也是唏噓不已。
雖有不忍,但趙匡胤還是聽從了趙普的計議,下令全軍繼續追擊。
蕭琊一邊下令水軍繼續退守回彎,一邊不停催促兩岸投石,他見周軍水師,被巨石砸得慘不忍睹,還要繼續追擊,鄙夷笑道:“想不到那趙匡胤被漢人吹得快成了神,卻不過是仗著兵多將廣,盡逞匹夫之勇,什麼大周名將,哼哼......我今日便要叫你命喪益津關。”
又過半柱香的時間,他見全軍已然撤回回彎處,而周軍水師追擊而來的部隊盡已折了大半,大喜道:“敵軍乃強弩之末,隨我殺其片甲不留。”左右聞言,振奮高呼,船舵一轉,又朝石守信、李繼勳等水軍回殺而去。
石守信等人的水軍被巨石砸沉一半,餘留之船也大多破損,船上士兵傷亡頗重,哪裏還是遼軍的對手?趙匡胤急命全軍撤退。
蕭琊見敵軍現已是刀俎之肉,又有兩岸巨石掩護,哪裏會輕易容其退走,下令全軍全力追殺。
此時周軍水師因船艦精良,速度極快,蕭琊追殺不及,又命兩岸投石,要阻斷趙匡胤的退路。趙普見狀笑道:“就是此時。”
趙匡胤聞言點頭,高呼道:“布陣迎敵。”
“布陣迎敵!”趙匡胤一聲喊罷,傳令官繼續喊道。這時趙匡胤的水軍上下都憋了一肚子氣,隻待這一聲令下。於是乎人人聞言皆齊聲重複,一時間河道峽穀之內,喊聲震天,來回激蕩。
隻見周軍將士們喊聲震天,四百餘艘戰艦,位置迅速變換,遠觀如上古鯤鵬,吞海巨鯨。
那鯤鵬雖然龐大,卻在水中十分輕盈,左右飄蕩,不消多時便遊出半裏,衝遼國水軍吞噬而去。
“這是什麼東西?”古力牙站在益津關上,看得最為清楚,不禁衝口問道。守軍之中大多乃契丹武士,不識漢人陣法,皆答不上來。隻有他身邊一原是出生南唐國的幕僚道:“屬下如記得不錯,曾見古書中提過一二,此乃鯤鵬子母陣啊!”
古力牙奇道:“何為,鯤鵬子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