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狐狸(2 / 2)

“嗬嗬,那可就多了,剃發令,雖然執行了一段時間,後來看反對的聲音太大就不了了之,然後便是清廷皇帝在北京登基,接著便是全麵進攻闖賊,最後則是臭名昭著的圈地令了,圈地令的影響之深遠,對咱們漢人造成的傷害之大,一點不遜色於剃發令。”吳日升說起清廷一件一件的罪行,憤憤不已。

“對,圈地令至少讓百萬京畿地區的百姓流離失所,這些百姓大部分南下到河南和山東等地的荒村荒地上重新定居下來,還有一小部分百姓重新以奴才的身份投入滿清八旗族人的麾下,留在了故地。但朔清先生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清廷的這次圈地運動,為什麼沒有鬧得民怨沸騰?反而進行的很平靜?沒讓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受到更大的傷害?”陳明問道。

“我曾經也很詫異,曆來像這種圈地趕人的臭名昭著的政令,都會對百姓造成極大的傷害,但滿清這次的圈地令仿佛像顆石子投入水中,隻是驚起了一點漣漪,並沒有激起驚濤駭浪,後來我聽說有一隻非常龐大的船隊在秦皇島港、天津港、煙台港等地大量的接納流民,聽百姓們的流言,說這些船隊是江南的複社成員組織的船隊,但我問過幾位複社钜子,都不曾聽說有此事,當時我就覺得有些蹊蹺,今天殿下將此事講出來,那麼某是否可以斷定,這支船隊是殿下組織的呢?”吳日升一下子來了興趣。

“不錯,正是本王!”陳明說道。

“殿下心懷百姓,吳易替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感謝殿下的大恩大德!”吳日升此刻再沒有托大,他起身向陳明恭敬的拜了一拜。

陳明托起吳日升的手臂,哈哈笑道:“先生請起,這都是吾輩義不容辭之事!”

“殿下可是將這些百姓收容到琉球了?我以前聽人講過,琉球地狹人稠,這下又接納了十幾萬的百姓,想必住地更加緊張了吧?殿下可有難處?吳某與江南複社成員們有密切的交往,如若殿下覺得收容的百姓太多,難以為繼,覺得有困難,盡管向吳某開口,吳某別得不說,收容個十幾萬的百姓,還是做得到的!”吳日升拍著胸口說道。

“朔清先生不用擔心,本王並沒有將這些百姓收容到琉球本土……”陳明看吳日升臉色一變,急忙澄清道:“先生莫想多了,本王雖然沒有將這些百姓收容到琉球本土,但本王將東番島北部的荒地開發出來,供這些百姓居住耕種,雖說東番島荒地難以開墾,且氣候與北方相差太大,百姓們難以適應,但總算還是能讓百姓們有一塊耕種生活的土地了。並且,先生估算錯了,本王接納的流民,不知十幾萬人,現在估計已經二十八九萬人了。”

吳日升臉色一變,動容道:“這麼多人,東番島我知道,就在福建海外,不是說東番島被西洋蠻夷給占據了嗎?東番島到底有多大?土地夠耕種嗎?”

“先生請放心,東番島上確實有一股西洋蠻夷盤踞,但僅僅隻是占領的東番島的南端,而我的開墾的土地在東番島的北端,現如今已經開墾了五十多萬畝土地了,東番島地力旺盛,稻穀一年三熟,養活這些百姓綽綽有餘!而且荒地並沒有開墾完,本王今年還要開墾上百萬畝良田,這還沒完,這些田地僅僅隻是東番島北端的土地罷了,還有中部南部的土地等著我去開墾呢!”陳明笑道。

這下吳日升徹底激動了,急忙問道:“殿下,這東番島到底有多少可供耕種的土地?”

“初略估算了一下,上千萬畝!”陳明為了賺到吳日升,盡量往高了說。

“上千萬畝!看來我一直都小看東番島了,上千萬畝,一年三熟,這一年就是四五千萬石糧食!這養幾百萬人都養得起了,養幾隻大軍那更是綽綽有餘!有了這麼一塊寶地,大事可期矣!”吳日升眼睛轉的滴流圓。

“先生,這東番島還不是我一個人的呢,島上南端還有一夥西洋蠻夷盤踞在上呢?人數至少上千呢?”

“有什麼打緊的?這點你都解決不了?太沒用了,給我一千兵馬,我一定將這些西洋蠻夷殺的一個不剩!”吳日升神情激動的說道。

“這麼說……先生你是答應我了?”陳明壓抑住激動的情緒,盡量用平靜的語調說道,可惜他還是走音了。

吳日升一愣,然後迅速的冷靜了下來,他慢慢的捧起茶杯,呷了口茶,慢悠悠的說道:“繼續,我還想聽聽你還有什麼勢力。”

這個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