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雙角山下(1 / 2)

大陸地,第五十八個王朝——元鷹王朝,仍未擺脫戰火繚繞的生活,隨處可見兵戈倒向景,馬鳴撕殺聲。經過無數次戰役後,終於出現四國鼎立的局麵,這四國就是:正東方的顏貞國、東南方的東膠國、正北方的鷹朝國以及正西方的千幽國。其中實力最為強盛的是鷹朝國,如果四十八代前,沒有發生皇叔父篡位的叛亂,內戰能早些年停止,說不定以鷹朝國王的雄才偉略,今天中原江山的主人定是非他莫屬了。

有最強大的,必然有最弱小的,這四國中要屬東南方的東膠國,實力最為不濟。外界有傳聞,說東膠國王若非得到鄰邦顏貞國相助,決不可能通過這大大小小千餘次戰役,而僥幸生還;外界又有傳聞,顏貞女王已手握騎兵過百萬,與鷹朝國軍事實力不分高低,而顏貞女王竟然心儀東膠國王長達數年,並決定將半數兵力分給東膠,與之共禦強敵。

凡是中原的百姓,對身邊戰事都非常關心,尤其是對這段不被看好的亂世戀情,更是津津樂道。這倒不是他們閑來無事,而是當今戰事緊張,每一個小小的變化都能引發一起巨大的災難,中原百姓惟有提心吊膽,察言觀色的過活,也不知道這種走走停停的戰亂生活將持續多久。

惟有一處天然屏障,將凡塵俗世隔絕在外,那裏……有山有水,民風古樸,那裏……可謂是亂世之中唯一一處世外桃源,它位於東膠國境內的雙角山。至今,雙角山依然保持原始農業生產,男耕女織,瓜果田裏,一派和諧安詳的氣息。雙角山下,村民不過百人,服飾一律粗布麻衣,舉止言語甚是古樸隨意。

這數十年來,從無一人下山,也從無一人上山,雙角山的村民根本不知道山外早已改朝換代,不知道當今中原早已陷於水深火熱,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怕是已經多過最年邁的村長亞爾符節的白發了。不過,他們呢,大概也不屑於知道俗世的一切,不然怎麼會無人願意,下山一遊呢?

說到村長亞爾符節,絕對是個傳神的話題。亞爾符節今年一百三十歲,是雙角山最長壽的老人,也是村民最最崇敬的村長,在民眾眼中,亞爾符節是集智慧與遠見於一身的,神,是神啊!他們相信在偉大的村長帶領下,定然能夠豐衣足食,能夠開發出更多肥沃的田地,讓他們的孩兒、牛兒、羊兒……無憂無慮的茁壯成長。

雙角山之名因何而生?

在戰火還未殃及中原的時候,遍地都是珍奇鳥獸,所屬門、綱不同的動物,分布的位置也是不同。草科類動物常常分布在正南方,東膠國多半貴族均飼養了珍奇的草科類動物,像芳葉白兔、國猛象、威嚴刺蝟等都是熱門的異獸。食肉類的凶殘鳥獸則全數分布在西北方,他們勇猛、華麗、高貴,就像現在的鷹朝國一樣,不可一世,不過它們也有這個資本就是了。還有一類異獸,比較傳神,人類對它們的了解少之又少,隻聽說其外形高瘦,體狀有如山羊,頭上長有兩隻金光鐮刀角,奔跑起來異常神速,行蹤自然是飄渺不定。中原最勇猛的獵人,曾經追蹤過它,親眼看見其隱藏進一座煙霧繚繞的山群之間,走近了,才發現這遠觀是群山的地方,其實隻有兩座山,那隻體狀有如山羊的異獸就消失在兩山之間的縫隙中。獵人越看越覺得這飄渺的兩峰,就像是異獸的兩隻鐮刀角,在陽光的普照下金光閃閃。正在斟酌之餘,忽然聽到山的另一頭,發出幾聲空靈的獸叫,直穿雲霄,獵人渾身為之一震,頓感神清氣爽。

獵人感歎:“神山,神獸也!”並在這兩峰的旁邊,豎起一隻牌子,寫道:“此乃雙角山也!”

至今,雙角神獸還活躍在山中,這百個年來卻也能接納入住的人類。雙角山上道路崎嶇,附怪石零落,故而少有人煙,村民們一貫生活在雙角山下,偏南的地域,放牧飲水,耕田播種,與那些神獸互不相擾,自得度日。

秋,又是豐收的一年。

村長亞爾符節眉頭深鎖,那早已反複褶皺過的古銅色皮膚,此時顯得更加蒼老。

“村長,這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了,種下的果蔬不計其數,始終存活不了,這……這要如何是好啊?”領頭農人穆灣,一手拄著鋤頭,一手抹著眼淚,他渾身赤條條的,常年的日光曝曬早已把他錘煉成鋼鐵般的漢子,此刻卻滿目淚水:“村長,您把大部分壯年都調在這裏耕作,煞費苦心,可曾想到豐收時,卻連一個籽兒,都找不到呢?”

“穆灣……孩子們……對不起,也許這次老夫真的失算了,可是……可是這風水,這地形,本來是豐收的最佳勝地,豈料……”亞爾符節眼睜睜地看著一年年播種下的希望,竟一次次叫他失望的幾乎要跳腳。

所有的農人都垂下頭去……歎息,失望,無助,他們很難形容此刻的心情,他們一直視為神明的村長大人,竟仿佛……突然失去了智慧,失去了先見之明,他們生平第一次有了,緊迫感!不過,農人們唯一可以捕捉到的,就是溫飽問題——家裏的糧食不多了,老婆無法吃飽飯,孩子餓得哇哇大哭等等。

亞爾符節沒有放過所有孩子的眼光,他從裏麵讀出了他最害怕的信息……不信任,他似乎能夠感到,孩子們那種遊離的態度,其中失望無助更多一些,隻有少數人懷有忤逆的情緒。但是,這足以叫亞爾符節害怕,並深深的自責,興許他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