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是南非著名作家伯拉罕的一部長篇小說,寫於1946年。

一天深夜,有個名叫休馬的黑人小夥子從北方鄉下來到約翰內斯堡,想在金礦上找個工作。他身無分文,衣衫襤褸,腳上的鞋子破到要用細繩和鐵絲縛住。正當他想在陌生的城市街道裏找個安身之處時,遇到了賣私酒的女人麗亞。麗亞慷慨地留他在自己店裏住下。

初到城市的休馬,對這裏的一切都感到莫名其妙。他看到麗亞那裏成天都有喝得醉醺醺的人撒酒瘋。到了禮拜六,街頭上男男女女熙熙攘攘,尋歡作樂,酗酒打架。休馬第一次上街,不懂得象別的黑人那樣,見到警察就躲開,因此挨了一個白人警察的打;他氣憤之下,還擊了那個警察,遭到追捕,幸虧一個有色人種的人幫他逃出了險境。

按照種族歧視的法律,白人可以賣酒,而黑人賣酒是犯法的。麗亞是個能幹、潑辣的女人,周圍的人都尊敬她。警察常常來搜查私酒,每次都要抓走一些人。但麗亞總能事先得到消息,藏好一切。

麗亞托她的朋友、礦工約翰尼斯介紹休馬到礦上,在一個外號叫“紅頭發”的白人帕迪的班裏當領班。休馬到礦上的第2天就下井工作。他身強力壯,不辭辛苦,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成為出色的領班,得到了工人們的尊敬。

休馬愛上了麗亞的外甥女伊利莎——一個漂亮的女教師。但伊利莎對他忽冷忽熱,喜怒無常。其實,伊利莎的心是好的,隻因為她受過教育,渴望能夠象白人一樣,過上文明、舒適的生活,休馬當然不能滿足她的願望,因此她雖然愛休馬,卻又不甘心永遠和他一起生活。

休馬在麗亞那裏還認識了梅茜。梅茜是個善良的女孩子,活潑、愛笑、樂於助人。她在一個白人家裏當女仆。梅茜喜歡休馬,盡管她知道休馬愛伊利莎而不愛她,卻仍然對他很好。每次在伊利莎傷了休馬的心時,她都能想法安慰他,領他去舞會,去郊遊,使他快活,休馬很感激她。

幾個月後,休馬熟悉了城市生活。他已經知道黑人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他也知道了那些成天喝醉的人是想把自己的痛苦埋在酒裏。他看到了白人生活和黑人生活之間的懸殊,明白了伊利莎渴望的是什麼。他恨這一切,因此,盡管他的白人領班帕迪對他和其他工人都很好,他卻不願和帕迪做朋友。

伊利莎和休馬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突然不辭而別,離開他到遙遠的地方追求自己的夢想去了。這給休馬很大打擊。就在這時,警察設下圈套,捉住了正在藏酒的麗亞,判她9個月監禁。休馬非常痛苦,因為他一向尊敬麗亞,而且他知道,假如麗亞是白人,那就不會遭到任何懲罰。帕達向他表示同情,而他在氣憤之中,對帕迪說白人絕不會理解黑人的痛苦。帕迪卻說:“無論黑人白人,首先都是人。大家都應該站在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休馬當時並不同意,後來卻把帕迪的話考慮了很久。他向往有一天“不分白人和黑人,隻有人民……每個人都有糧食,每個人都有工作……充滿了歡笑,充滿了友愛。”

休馬和帕迪發現礦井漏水,報告礦上的工程師,工程師置之不理。後來,發生了倒塌事故。約翰尼斯和他的白人領班克利斯為了救班裏的其他工人,被壓在下麵。休馬和帕迪冒險把他們救上來,但他們都已死了。這時,經理和工程師不顧工人死活,打算隻換幾根柱子,仍逼工人們下井幹活。休馬堅決要求首先修好礦井,否則不下去。他憤怒地喊道;“盡管我們的皮膚是黑的,我們是人,我們不是來送命的牲畜,我們是人!”所有的礦工都支持他。帕迪也和他們站在一起。礦主召來警察鎮壓,在混戰中,帕迪被捕了,休馬衝出了包圍圈。

休馬找到梅茜,告訴她發生的一切,並且說他決心去和帕迪一起坐牢。因為他已經完全明白:無論黑人白人,都是人。他有許多話要說,他要在法庭上把一切都講出來。最後他告訴梅茜,現在他才明白自己愛她,希望梅茜能等他。梅茜理解他,支持他的行動,並表示無論多久,她都要等他。

最後,梅茜陪他一起走上通向警察局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