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皇親國戚(1 / 2)

陳妙芸道:“燕軍騎兵來去如風,隻會在平原間的村莊劫掠,不會跑到山區去浪費時間。所以對富戶來說,最安全的藏身之所莫過於山地。此地方圓數百裏內,隻有一片鳳凰山。所以我猜想士族門閥十有八九把那裏當成了藏糧之地。”

楊忠點頭道:“不錯,陳姑娘的話很有道理,反正我們已經被朝廷當成了叛軍,也不在乎多幾項‘犯上作亂’的罪行。為了活命,我們必須趕快查出屯糧的地點。”

丁曉武接受了他們的建議,迅速派出五撥斥候,分頭向鳳凰山區進行拉網式搜索,但一天過去後,回來的人均報告說山前山後,山腰山腳都搜遍了,未見任何可以藏匿糧食的地點。

“看來陳姑娘的推測錯了,也許沒有存糧,或者早就被鮮卑人全部搶光了。”丁曉武懊惱地對楊忠說道。

但他話音剛落,忽見康伢子跑過來說道:“大人,城門口跑來一個老家夥,口口聲聲說要見你。”

“老家夥?什麼樣的老家夥?”丁曉武感到有些奇怪。

“是一個白麵無須的老頭子,長相很是奇特。”康伢子用手比劃著描繪了對方的相貌。

丁曉武聽完,目露驚愕之色,轉頭下意識地向旁邊的劉牢之看了一眼,發現對方的驚訝不亞於自己。

不一會兒,那名老者走進院子。丁曉武立時眯起了雙眼,上下打量了對方片刻說道:“原來是你。”

“不錯,是我。”那老人微微一笑,嘴角綻放出兩道和藹的皺紋,“沒想到當日匆匆一麵,丁小哥到現在仍然記得老朽。”

丁曉武起身施禮,畢恭畢敬道:“老丈請坐,那日鄴城街頭,魏國朝廷不問是非大開殺戮,在下見之哀傷不已。老人家一番發人省醒的話語和開導,令在下從中受益匪淺,多謝您不吝指點賜教。”

劉牢之也道:“是啊,老人家。後來丁兄小巷遇險,也是您見義勇為,及時趕來向我報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說起來,您還是我們的恩人呐。”

老者哈哈笑道:“二位不必如此溢美,都快把老朽捧上天了。其實那日丁大人臨危不懼,冒著生命危險拚死救護那些無辜的羯人百姓,此舉才是真正的見義勇為。今日在無援無助的危局之下,丁大人又當仁不讓肩負起守土安民的重責,保護了一大批江北百姓,稱得上大仁大義,令人好生景仰敬佩,老朽在此替此地父老向大人謝過。”

說完,老人倒身要拜,丁曉武慌忙上前將他扶住:“這是份內之事,老人家不必行此大禮。”

陳妙芸在旁,一雙鳳目閃現出迷惑之色,悄悄湊向楊忠低聲道:“喂,雲騎尉大人,這位霽雲公公不是一直隱身在幕後指揮,台前的事都由你出頭嗎?為什麼這次卻一反常態不再繼續偽裝了呢?”

楊忠搖搖頭,輕聲道:“我也不知。宗主事先並未向我透露過什麼,但他老人家走這步棋,應該有他的道理。”

大家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那陌生老者身上,沒有注意到兩人在說悄悄話。隻見劉牢之上前問道:“老丈,我們這已經是第三次見麵了,還不知道你到底姓字名什?”

老者笑道:“老朽姓蒼名宜,因早年出家修道,有個法號霽雲子,你們叫我霽雲就行了。”

“原來是霽雲先生。”丁曉武抱拳道,“但不知老先生千裏迢迢從鄴城趕到此處見在下,可有何指教?”

霽雲子笑道:“老朽並非專程來找丁大人,隻是雲遊四方,路過此地,聽說燕國大軍正在肆虐荼毒江北,丁大人不畏強暴,據城抗敵,但卻苦於糧食短缺,無法久持,因此特來獻上破解良方。”

“哦?”丁曉武神色猛然一震,“霽雲先生知道哪裏能找到糧食?那可真是太好了,請快說說看。”

霽雲子不答,反問道:“丁大人派偵騎去鳳凰山一帶查詢,的確找對了方位,也找對了路徑。那為何要半途而廢,不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