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冷江城外(1 / 2)

冷江,帝國南部一條狹長的河流,南起蠻國境內,往北曲折五百餘裏,注入帝國最長河流洪江。

冷江城便是倚靠著這冷江河畔建立起來的一座邊防軍鎮,城牆高兩丈有餘,設有槍口與箭垛,軍士守城時可以藏身於後麵刺槍與放箭;城中除了常備一月軍中糧草之外,少有其他多餘建築與儲備,住在城中的也少有尋常百姓,多半是隨軍馬夫或者鐵匠。

像冷江城這般專門為戍邊而設的城池,在帝國南線上星零坐落著共十一座,平時各自駐軍三五百至千八百不等,像冷江城這般駐有滿編一個營以上軍士的,也就此一城了,端的是帝國南部第一邊城。這些邊城每城相距不過百裏有餘,馬軍一日可到,步軍強行也不過兩日,蠻族也全然曉得這般布置完全是為了防止蠻人北上,因此一般來說即使蠻人偶爾動了心思想要去楚境擄掠一些計劃外的獵物,也常是小隊人馬出動遠遠繞開這些城池,專找一些落單的村鎮或者馬隊打打突擊。

然而,楚曆167年冬,這座平日裏蠻人敬而遠之的中楚第一邊城,麵對突如其來的浩蕩蠻軍,隻照麵一個時辰不到,已告陷落。

葉楚青隨李源一突出城來時,全部人馬加起來已也就百餘人,且多半帶傷,除了約莫剛過百的軍士之外,還有十餘個馬夫與鐵匠。

這夥人也虧得命大,事變前一個時辰奉了城守元朗的命令前往軍庫搬運準備送往內地修整的兵器箭矢,開戰後就逃到了後門,守門軍士當即緊閉大門不準出城,直到全城告破還等在後門處兀自慌亂,結果正好撞上李源一的人馬,一得知這幾乎是全城最後的兵馬時當即嚇得屁滾尿流,趕緊撇下輜重兵器卷了鋪蓋跟著李大將軍衝出城門逃命去了。

一幹人馬逃出城後仍狂奔了近十裏路程,直到連李源一也俯下身來大口喘著粗氣,眾軍士才一個跟著一個或倒或坐,停頓了下來。

葉楚青此時隻覺得喉頭幹癢難耐,手心腳心也全是汗水,全身如散了架一般倚著一株老樹往後頭冷江城的方向望去,遠遠聽得城中喊殺聲已經淡了下來,此起彼伏的是蠻人的角號聲,有過和蠻人作戰經驗的老兵油子都能聽出來,這一長兩短的角號聲正是蠻人停止作戰收拾戰場的命令,這般看來,城中恐怕已經是一個活著的楚人也沒有了。

奇怪的倒是這蠻軍分明看到李源一這一行人突出城來,卻也沒派軍前來追殺,縱是李源一、何挺進幾個大小軍官聚在一起爭論了好一陣子,也沒得出個所以然來,索性隨他去了。

眾軍士歇了半刻,終於有人大概是回想起城中同袍戰死的慘狀,忍不住捶胸頓足了起來,拚殺時沒人顧得上害怕與絕望,眼瞎逃得性命後倒是一時士氣跌倒了穀底,那十餘個馬夫鐵匠更不消說,一個個眼神呆滯幾乎已都是嚇傻了。

這也難怪,平日裏縱然與蠻人交戰,也多是在野外幾十人為單位的小隊纏鬥,而且蠻人打起仗來一開始悍不畏死,砍翻幾個後卻又立馬作鳥獸散,經年累月下來楚軍向來贏多輸少,軍中將士從下到上對蠻兵也沒什麼畏懼之情。而今天這一個時辰的死戰,楚軍麵對的幾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若不是楚軍自司馬玉秀開過征戰以來軍紀如鐵,日夜操演從未懈怠,恐怕麵對人數、戰意均遠倍於己的蠻軍,連這一個時辰也堅持不了。

眼下,暫無危險之後,人人都想起戰死在城中的袍澤弟兄與剛才煉獄一般的慘狀,若說是沒有後怕之意,那也恐怕也不是正常的人了。

葉楚青大口喘了好幾口氣,勉強平複了一下心情,心中略一盤算,朝著李源一、何挺進等三五個人走了過去。

“李將軍!諸位長官!”葉楚青朝著李源一行了一個禮,“請容屬下有事稟報!”

這邊還剩下的軍官除了副將李源一、百夫長何挺進之外,還有兩個什長,葉楚青倒也認得,一個是步兵隊的馬季,還有一個是弓兵隊的曹休,這幾人正在討論著下一步該如何是好,聽得葉楚青在旁邊這一聲響,於是乎都抬起了頭來看著葉楚青。

李源一認出了葉楚青正是剛剛自己救下的兵士,緊繃的表情稍稍緩了一緩,葉楚青心道這李源一雖係出名門,但畢竟還是年輕,這般變故居然沒有嚇破了膽,還能帶著一幹將士逃得了性命,也不枉是名將之後了。

“是你,你叫什麼名字?”李源一清了清嗓子,正聲問道。

“稟將軍,在下何挺進百夫長手下,城門守軍步刀手葉楚青!”葉楚青更加繃了繃身子,正聲答道。

李源一撇過頭去看了看何挺進,隻見何挺進朝他點了點頭,便再道:“你有事便說即可。”

葉楚青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便言道:“蠻人此次進犯,全無從前遊勇騷擾之意,軍隊進軍迅猛,城下布陣有序,攻城梯次得法,兵士悍不畏死,較我楚軍各方麵尤有過之,在下以為這絕非一次普通的邊境戰事,而可能是一場滿足蓄謀已久的全麵北上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