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老張一跺腳,吐了口濃痰,道,“褚頭,莫要多說了,命令既然都已經下來,咱們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何必像個娘兒們似的在這多愁善感,我實話實說,咱們這一什的弟兄在你的操練下,放在前軍,哪怕是放在咱們整個銅丘軍,那恐怕也是排的上號的好手,莫說完成任務,就算是想全身而退,恐怕也不是不可能,何不痛痛快快地去走上一遭?”
“是啊,褚頭,”小賈也接道,“我雖年輕,也並非不怕死,但至少我知道,咱們中楚的軍隊從來不出慫包,更何況咱們銅丘軍,你隻管帶眾家弟兄上山即可,說不準,這也就是咱們揚名立萬的機會呢!”
眾人盡皆沒有見過褚敏有這般為難的時候,心中都曉得褚敏這是明知九死一生,對弟兄們不忍,一聽老張、小賈兩個褚敏最為信任的兄弟這般說了,也都紛紛附和,一時間倒是讓褚敏覺得自己惺惺作態,太不把弟兄們當軍人看待了。
一番話後,眾人也總算打定了注意,就算是拚了老命,也要把這個任務給完成,當下無人再作多言,隻管分頭去準備登山工具與各種裝備。
還未到晌午,各軍便已造飯完畢,早早地飽食了一通,便在各自將領的統帥下,拔營出發。
大軍行出三裏多點路程,便已到了葫蘆穀關隘之前。最前邊的自然是樊猛所率的前軍,而白烽也奉白逢遠之命,帶了中軍的一千精銳,隨前軍同行,萬一前軍在率先過穀之時遇到什麼意外,這一千人馬將是接應前軍後退,同時銜接中軍的轉換關節所在。
大軍在關隘之前暫且紮住了陣腳,傳令騎兵來回奔走,各軍將領連連呼號,前中後三軍也不停調動兵士組隊排陣,一時間葫蘆穀前人聲鼎沸,一看就是一副大軍即將過關入穀的準備景象。
而正當兩萬大軍主力在穀前大肆造勢的同時,褚敏等人已經悄無聲息地摸到了葫蘆穀北山的東側山腳,準備登山了。
與褚敏等人同行的還有其餘七八十人上下,加上褚敏這一什九人,正好是一個百人隊的規模,由一名百夫長統帥,而褚敏則作為該百夫長的副手。
眾人皆除去了鐵衣,身著輕便短裝,武器也僅帶一柄樸刀,連各什中必備的刀盾手也將鐵盾都舍棄了,取而代之拴在腰間與係在悲傷的,變成了一隻三爪登山鐵鉤與重逾五十斤的繩索。
這身登山的裝備,原本是楚帝司馬玉秀著令兵部尚書方堃參照原先秦、晉兩國獵戶的行頭來為軍士量身打造的,專門用於中楚開國之後所組建的新軍——山軍都統邱宏略所率的三萬山軍而配。山軍常年駐守中楚西北邊陲,所在地形多是舊時秦、晉兩國的多山之處,再加之臨近西部沙棘族的領土,這身裝備的確是能派得上大用場。
而在其他軍中,這種裝備便裝配得見少了,多半隻是象征性地配備一些,供特殊地形下軍中的斥候去使用。白逢遠命白烽從各軍中搜刮了一圈,好歹也隻弄到了這不到一百副,盡皆用在了這次登山的將士們身上。